第07:综合
上一期3   4下一期  
2011年08月08日 星期一 出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名转业军人的艺术之路
李念辉 王忠友
  本报记者  李念辉  王忠友  通讯员  张永峰

  从普通一兵到三级士官转业,王庆军用了12年;从普通职工到篆刻工作室主人,王庆军用了3年。看似简单的履历,王庆军从转业军人走上艺术道路却经历了所有转业军人经历的波折,但永远不变的是他的军人本色。“我在部队是炊事班长,获得了高级厨师证书,因为参加外出演习,表现优异,荣立个人三等功。”7月31日,王庆军轻描淡写地说出了他12年的军旅生涯。

  1995年12月入伍,1998年入党,2007年12月转业,并纳入民兵预备役,现供职聊城东昌府区水务局。王庆军作为一名部队培养多年的老兵,他对部队有很深的感情。在转入地方工作后,继续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的军人本色。在单位保卫科,王庆军从打扫卫生的小事做起,一扫就是3年,用踏实的作风赢得了同事们的认可。

  王庆军幼受庭训,对中国传统文化情有独钟,潜心研究中国书法绘画艺术,打下了坚实的书法绘画基础。于2005年接触篆刻,因为有书画基础,所以在篆刻上抢占先机,入门很快。此后,一把刻刀、几块石料就成了王庆军随身必备之物。无论是出差学习,还是外出写生,走到哪里,刻到哪里。及至转业回到地方参加工作后,利用工作间隙和业余时间,几乎无一日不治印,在艺术的海洋里徜徉,博采众家之长,遍临历代印谱。所谓“笨鸟先飞早入林”,在近期,他篆刻的作品频现于报刊,包括《解放军报》、《解放军文艺》等国家级刊物。“自部队转业后,我迅速调整心态,转变角色,融入地方工作,坚持创作。”王庆军介绍说,回到地方,他也有过彷徨,心理落差很大,这个过程他及时调整了心态。“我一直向一些书画艺术大家学习,学习他们的审美、艺术和人品,把自己的思想始终定在正确的道路上。”看准了社会对艺术作品极大的需求,今年7月初,王庆军建立了“石语轩——王庆军篆刻艺术工作室”,为当地书画界,特别是广大篆刻艺术爱好者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交流平台。王庆军成功融入地方工作和生活的节奏为部队复转军人提供了可借鉴的经验。“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做事先做人,做人要踏实。”王庆军用他的平凡向世人诠释着一位复员老兵的风采。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科学发展继续提升
   第04版:旅游
   第05版:教育
   第06版:文史·计生
   第07版:综合
   第08版:文学·综合
一名转业军人的艺术之路
我区加快太阳能光热系统应用
现场指导保丰收
签订换届纪律承诺
积极建设平安信息网络
强化服务促提升
畜牧站“三送”促“三农”发展
东昌湖畔涛声依旧
广告
东昌时讯综合07一名转业军人的艺术之路 2011-08-08 2 2011年08月08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