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基层
上一期3   4下一期  
2013年09月30日 星期一 出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烘干塔建在家门口 粮农晒粮不再愁
相宝光
  特约记者  相宝光

  “今年播种玉米前,我就加入了兴农农机合作社,眼下合作社的烘干塔就建在家门口,再也用不着看天晒粮了”。9月27日,梁水镇梁浅村的张建忠很是欣慰的告诉笔者。

  一往秋收的季节,粮农们最怕遇上阴雨天,不但影响秋收进度,还影响   粮的晾晒,尤其是对很多种粮大户而言,原来就缺少晾晒场地和人手,遇到阴雨天会更麻烦。“建起了烘干塔就能很好地解决了粮农的晾晒粮食的难题。”该镇兴农农机合作社经理马胜宽如是说。

  27日当天,张建忠用三辆农用车拉着自己完成脱粒6亩地的玉米,站在10多米高的烘干塔前指挥者人们,将玉米倒进烘干机旁的料斗,料斗旁的升降机将玉米粒提升至塔顶,在烘干塔内玉米从塔顶落到塔底的过程就被烘干并降温,玉米落到塔的底部,在由传送带直接送进了仓库。

  “从今天开始我们的烘干塔会24小时运转,只要群众拉来秋粮我们会在最短时间内进行烘干”。“这台烘干塔24小时能烘干粮食150吨,大约折合300亩地的粮产量,如果降低10个点的水分,成本大约2分钱,粮农需要储存我们收费6分”马胜宽说:“这个烘干塔及配套设备我们投资了350万元”。

  “现在玉米从种到收都实现了机械化。”张建忠说,“只是晾晒环节费时费工,往年玉米收下来至少晾晒四、五天才能脱粒,脱粒后再晾晒七、八天才能入仓储存,赶上阴雨天晾晒不及时玉米就会发生霉变,影响价格,现在好了,两袋烟工夫,我这7000多斤玉米就入仓了。”张建忠拍了拍身上的尘土,高兴的回家了。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综合
   第04版:综合·旅游
   第05版:卫生防疫
   第06版:文史
   第07版:基层
   第08版:文学
大学生创业兼职受鼓励
多举措促园区跨越发展
图片新闻
十一前安全 检查 保平安
烘干塔建在家门口 粮农晒粮不再愁
多措并举助力 妇女创业致富
大力推进“银龄安康”工程
蘑菇专业村里备战忙
东昌时讯基层07烘干塔建在家门口 粮农晒粮不再愁 2013-09-30 2 2013年09月30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