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传亮是姚集村的种植能手,整地做到躬耕细作,施肥按照配方套餐,管理做到环环相扣。就拿种棉花来说吧,老姚的棉田里,基本上看不到杂草,棉花叉子能够及时摘掉,打药灭虫,效果明显,路过的行人都佩服的说好。去年虽然赶上了30年一遇的暴雨,他种的棉花仍然达到400多斤的产量,以每斤7.2元的价格出售,获得了令人羡慕的经济效益。可是,就在半月前他发现自家的棉花,犯了斜,本来应该舒展的叶片变成了鸡爪状,畏畏缩缩,碧绿的叶片变成了淡黄色,而且长出细细的白毛,主干呈锥状往上长,而且果枝想被卡住了一样不动,棉蕾明显减少。莫非是虫子咬的?老姚反复诊断,也没发现虫子。心急如焚的老姚10天往地里跑了5趟,希望出现奇迹,可是,棉花长势依旧。“实在不行就放弃吧,这样下去白费功夫,白瞎农药。”就在老伴让他放弃的时候,忽然他想到了镇里的农技专家,不知能否治病救棉。于是他弯腰拔下一棵病兆明显的棉花,风风火火地来到镇农技站。技术员张敬渠仔细观察了棉花的情况。“你这种情况,不是所有的都是这样,应该是一片一片的。”“对、对,一样的棉种、一样的施肥、一样的管理,可是就出现了两样呐?”“不用慌,这是邻居打除草剂熏的,这种除草剂应该用在麦田里,如果喷在秋季作物上,被熏到的棉花就会受伤。”张老师肯定地说,“病兆在叶片,病理在叶片。抓紧用磷酸二氢钾和尿素进行叶面喷施,连喷两次,5天以后准有起色。”说完后,张老师开除了药方,递给了姚传亮。老姚当即购买了磷酸二氢钾,回到家,按照方子进行了喷洒。果不出所料,5天后,棉花一天一个样,重现往日的生机。
(通讯员 王志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