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次接触戴军的人,也许会对他严肃的外表印象比较深,中等身材,体格健壮,颇有几分威武。但进一步了解,你会发现这个山东大汉的内心不仅饱含柔情,有时还会心细如发。
作为东昌府区检察院的副检察长,戴军分管侦查监督、民事行政检察、控告申诉和民生检察服务热线(白云热线)四个业务口,都是检察机关和人民群众、案件当事人打交道最直接、最频繁、最复杂的部门。“要是对情况预测或者言谈举止不用心,引发了不必要的情绪对立、语言冲突乃至干群矛盾,有些损失是不好挽回的”,谈到工作,戴军说道。
2011年8月2日,聊城监狱的服刑人员李某从检察官的手中接过一个户口本后,热泪盈眶。事情要从2009年11月说起,东昌府区检察院民生检察服务热线(白云热线)收到一封求助信,发信人李某说,自己和一个姓焦的女青年恋爱同居,犯罪入狱后,焦某生下了一个男孩,可是在孩子三个月的时候,一个同学将孩子骗走,以三万元的价格卖了。李某的父亲费了千辛万苦才把孩子要了回来。听到这一汇报后,戴军意识到这是一起涉嫌拐卖儿童的犯罪行为,遂将该控告情况指派侦查监督科负责。侦监部门和热线人员一起走访了解情况,发现王某和孙某有重大犯罪嫌疑。在区检察院依法监督下,2月27日,公安机关立案侦查,3月31日,两嫌疑人被批准逮捕。其后,孙某因拐卖儿童罪被判处有期徒刑4年,王某已被提起公诉,目前正在审理中。
“服刑犯的合法权益也必须维护,这是法治精神所在。推进和谐,不仅要处理职责以内的,有时还要面对职责以外的,这时候就要按省检察院要求的‘有限的职责,无限的服务’,尽自己最大努力把事情处理好”,说到有限与无限,戴军特地加重了语气。帮李某讨回了公道后,另一个问题又摆在检察官面前。由于李某的孩子不是婚生子女,无法正常申报户口,李某再次恳求检察院帮他了却这个心愿。根据山东省院“有限的职责,无限的服务”指示要求,检察人员积极协调医院、计生部门、妇幼保健院、公安派出所等部门,经过一年多的不懈努力,终于帮李某的孩子申报了户口。拿到户口本,李某激动万分,表示一定积极服刑改造,用实际行动回报检察官的恩情。
准确把握法治精神内涵,积极探索“检调对接”机制促进社会矛盾化解,是一个新课题。不机械执法,通过积极调解,成功促成付某等15件劳动争议案和解,化解了双方长达7年的积怨,是戴军和同事们一次成功的尝试。
1999年10月,付某等人所在的国有工厂破产,下岗职工失去了原本就很微薄的收入,衣食无着,生活困苦。2002年6月,一家民营公司收购该厂破产资产,但由于新公司自身经营困难,付某等15名职工多年处于待岗状态,双方矛盾重重,争议不断。经历了多起、多次仲裁、诉讼,2010年职工再次败诉后,付某等人到检察机关申诉,如果申诉无果,就准备到省进京上访。戴军和民事行政检察科的同志们细致分析案情,认为如果单纯为执法而执法,对该案提起抗诉,那么又将公司和职工双方引到诉讼程序之中,多年的诉累再次重复,无助于解决问题。于是尝试使用沟通协调的方法,最终,公司为付某等人缴纳了37万余元的社会保险金,双方签署和解协议,既解决了下岗职工的实际期盼,又节约了司法资源,而且公司和职工双方均非常满意,公司代表对检察机关表达了真挚的感谢,付某等人专程送来“秉持公平正义,依法护佑民生”的锦旗。
“用心把握,用心团结,用心思考,用心实干,用心创新,用心服务,这是刘勇检察长提出的‘六个用心’。我们正是按照这‘六个用心’去想、去做、去落实,用实际工作得到了上级领导和人民群众的认可,用自己的真心实意和最大努力,为我区的和谐稳定贡献一份力量。”戴军最后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