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河南省新乡县七里营镇刘庄村,50多年来一直是全国农村基层组织的一面鲜艳旗帜。史来贺自1952年12月起担任刘庄村党支部书记、党总支书记、党委书记。作为刘庄带头人,史来贺受到了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等历任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多次接见,1952年起16次进京参加国庆观礼,当选中共十三、十四、十五、十六大代表,当选三、五、六、七、八、九、十届全国人大代表,其中担任五、六、七、八届全国人大常委,被中共中央组织部誉为“建国以来在群众中享有崇高威望的共产党员的优秀代表”……老书记史来贺带领全村干部群众艰苦创业,把过去“方圆十里乡,最穷数刘庄的‘长工村’”,变成了一个闻名全国、富裕文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2008年该村实现销售收入19.8亿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2万元,固定资产超过20亿元。基本走上了农业现代化、农村工业化、经济市场化、农民知识化、生活城市化、管理民主化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发展轨道。
7月26日,区委组织部组织部分机关干部和部分村党支部书记前往刘庄村进行了参观学习。富裕、和谐、文明的刘庄村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带给我们不少启发,每个人都是感想颇多,收获颇丰。
走进新乡七里营镇刘庄村,这座全国闻名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典范,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不仅仅是雄厚的集体经济实力、花园式的别墅、文明的素质、和谐的氛围。50多年来,刘庄村党组织始终做到“党有号召我有行动”,不断解放思想,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发展史,更是让人肃然起敬。
纵观刘庄村50多年来的发展史,是一个波澜壮阔的新中国发展的缩影。从互助组、合作社到人民公社,到兴办乡镇企业、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刘庄村都是按照党的要求,步步跟上、先行实践、创造经验。同时,刘庄村党组织始终把“让群众跟党走”作为必须忠实履行的政治责任。
1952年12月,21岁的史来贺当选为刘庄村党支部书记。他带领全村人艰苦奋斗,硬是把村子周围的750多块凹凸不平的土地改造成收种全部机械化的现代农业园区。为了尽快致富,在史来贺的带领下,刘庄早在20世纪70年代初就把发展重点转向工副业,开始生产汽车喇叭,并由此带出一批有一定技术含量的加工型企业。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史来贺带领刘庄人民建起了全国最大的生产肌苷的华星药厂,进而又建起生产潘生丁和青霉素系列产品的分厂,使企业向多元化发展。从这时开始,刘庄迎来了集体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
2003年,老书记史来贺病逝,“创业难、守业更难;要想守好业,必须创新业。”刘庄新一届村班子成员在新书记史世领的带领下,放眼全国找差距,努力超越自我。全村上下永不懈怠、奋发进取的劲头越来越足,干事创业、加快发展的氛围越来越浓。集体经济是刘庄的一大特色,但刘庄人同时积极接纳新的经济模式。2007年以来,他们先后入股北京、上海等地企业,同时与沿海发达地区两家企业合作,组建河南绿园药业有限公司,资本运营实现了新突破。 (下转二版)
(上接一版)
“在参观中,我一直怀着激动的心情。同是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与刘庄村一比,我们侯家村的差距显而易见。不过,这也让我心里豁然开朗,虽然刘庄村的发展模式不能复制,但他们成功的经验对我们来说,无异于一盏明灯,指明了侯家村未来的发展方向。”在刘庄村参观的过程中,沙镇镇侯家村党支部书记侯新林激动地说道。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沙镇镇侯家村已经成为我区冉冉升起的一颗明珠。在8年的时间里,侯家村确定了“调整种植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发展模式,凭借着致力于发展洋香瓜冬暖式大棚和蔬菜大拱棚,从一个村民人均收入不足800元的贫困村发展为如今农民年人均纯收入达到2万元的富裕村。侯家村的崛起,对比刘庄村成功的发展史,我们不难发现它们之间的共性:一个好的党组织、一个好书记、一个好班子、一个好思路、一个好出路。而这也是这次参观学习给予我们最大的启示,它们的成功经验是全区基层党组织学习的典范。
启示一:一个好的党组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充分发挥党组织和领导班子的核心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刘庄村、侯家村同为全国优秀基层党组织,正是把村党组织建设成为坚强的战斗堡垒,才最大程度的发挥出党组织的凝聚力,众志成城,使得新农村建设健康发展。
启示二:一个好书记。俗话说,群众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村子强不强,要看“领头羊”。一个党支部战斗力的强弱,村支部书记是关键。从刘庄村的经验不难看出,一个优秀的党支部书记,对一个村的快速发展起到的作用是巨大的,产生的影响更是深远的。
启示三:一个好班子。刘庄村的经验告诉我们,一个班子的领导力、执行力、战斗力,不仅取决于班子成员个体是否优秀,而且取决于班子成员是否优化。既要强调“火车跑的快,全凭车头带”,又要懂的“火车跑得快,节节都要快”。一支步调一致的班子,才能令行禁止,无往不利。
启示四:一个好思路。种棉花、搞养殖、办加工型企业、建药厂、入股外地企业……刘庄村一步一个好思路,稳扎稳打地发展壮大起来。起步早晚是一回事,关键是要有思路,思路决定出路,对于我区急于寻求发展致富路子的众多村庄来说,如何规划一个好的发展思路,意义尤为重要。
启示五:一个好出路。刘庄村经济发展的过程,是一个不断解放思想、探索创新寻求新的出路的过程。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道路上,我区各村也应依托自身实际,积极借鉴外地先进经验,宜商则商,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游则游,走出各具亮点、各有特点的新农村建设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