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里的饭菜真好,两菜一汤,一荤一素,馍馍随便吃,早晨还有鸡蛋,比家里还好。”12月23日,斗虎屯中学八年级三班岳俊琦和爷爷在学校餐厅共进午餐,祖孙俩吃得津津有味。近年来,斗虎屯中学以“立德树人”为办学理念、以“让最后一名学生成才”为目标,通过建立一个组织(家委会)、突出一个重点(留守儿童)、树立两个标杆(学校和家长),扎扎实实地做好了“家校共建”工作,家校携手形成了教育合力,促进学校各项工作顺利开展,实现了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
建立一个组织,收获一批“金点子”
为密切家校联系和沟通,斗虎屯中学成立了“家长委员会”。 “家长委员会”委员,任职期限为1年,可连任。学生毕业或转学,委员资格自动取消。“家长委员会”每月召开一次会议,对学校工作提出意见和建议。
在“家长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学生家长吕洪飞就学生住宿拥挤问题提出了意见。会后,学校立即将教师宿舍进行归并,给学生腾出六间楼房并购买了新床;在“家长委员会”第二次会议上,一些学生家长关注了优等生培养问题,学校经过研究成立了优等生培养“加强班”,利用晚自习加强了对学有余力学生的培养培训,让“优等生”有了“拔高”的空间。
突出一个重点,减少许多“问题生”
近年来,斗虎屯中学一直把关爱留守儿童作为工作重点。该校建立了“留守儿童”档案,详细记录了留守儿童的家庭情况、他们父母的工作情况和联系方式。要求父母通过打电话、发短信等方式,经常与子女进行情感交流和亲子互动,使他们能够充分感受到父母的爱。另外,还要求家长与孩子的班主任、监护人保持经常性的联系,共同商讨教育的策略与办法,使孩子能在良好的心理环境和社会环境中健康成长。
学校定期与“留守儿童”的父母联系和沟通,及时通报留守儿童的学习生活情况。学校每学期安排留守儿童的爷爷奶奶,或打工探家的爸爸妈妈,来学校和孩子谈心共餐。对一些上课精力不集中,管不住自己的“问题学生”,实行“家长陪读制”,学校督促在外打工的学生家长回家、进校,走进课堂,和孩子一起听课,稳定孩子情绪、矫正孩子的不良习惯。同时,还开展了“双生帮扶”活动,每位校长、中层主任帮扶两位优等生和两位差生,及时了解他们的心理动态,适时给予教育帮扶。
树立两个标杆,实现学生“成长梦”
斗虎屯中学注重树立学生家长和学校两个标杆,把抽象的标准转化为具象的样本,用榜样的力量引导学生、鼓舞学生、带动学生,圆了他们健康成长的梦想。
树立学校标杆。斗虎屯中学以“五个样子”为抓手,要求学校做到整洁优美,有学校的样子;校长率先垂范,勇于担当,有校长的样子;干部有纪律观念、有担当意识,有干部的样子;教师爱岗敬业,有教师的样子;学生语言文明、尊敬师长、阳光自信,有学生的样子,为学生树立了成长的标杆。斗虎屯中学要求学生家长重视“言传身教”,规范自己的言行,引导孩子“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为孩子树立成长的标杆。家校共建,促进了学校办学水平的提升,人民群众对学校的满意度显著增强。
近年来,学校食堂被评为山东省“清洁厨房”、学校先后被评为区级文明单位、东昌府区平安和谐校园、东昌府区党风廉政建设先进单位、东昌府区学校业务目标考核先进单位、斗虎屯镇人大代表满意单位。学生剪纸、舞蹈等特长在省市级媒体上崭露头角,全体学生“德业兼修、全面发展”的“成长梦”正在变成美好的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