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艳蕾是聊大派出所聊大社区的一名民警,她先后荣立个人一等功一次,二等功2次,三等功2次; 她又是“全省优秀人民警察”、“全省公安机关和谐警民关系建设先进个人”、“聊城市优秀青年”、 “聊城市三八红旗手”、“聊城市十佳社区民警”等一系列荣誉称号的获得者。认识她的人都说她爱笑,笑得让群众觉得她就像是自家的亲人;她爱动脑筋,总能创出社区工作好点子,群众说她是“点子民警”,她的名字在社区家喻户晓。
用感情敲开社区千家万户大门
刚当社区民警时,邢艳蕾到社区入户走访,敲开屋门,一位老人见门前站着是位民警,急忙说:“俺家没事,您快走吧!不然邻居看见,还以为俺家出啥事啦!”咣当一声把门关上。邢艳蕾怎么解释,房主再不做声。怎样敲开社区群众家大门,邢艳蕾想了很多办法,经过多次实践、总结、再实践,创新摸索出了情感上门、察情上门、释疑上门、帮困上门、谏言上门、宣传上门“六上门”工作法,不仅敲开了群众的大门,还与群众结下鱼水般的关系。
现在邢艳蕾的名字在社区叫的很响,上至白发苍苍的老人,下至刚刚上学儿童,都知道辖区有个为民服务的好民警。邢艳蕾每次下社区,总是坚持记“民情日记”,和群众边聊天、边记录,将社区群众的冷暖记在本上、放在心上。几年下来,邢艳蕾攒下的“民情日记”,足有一尺多高。十几年来,邢艳蕾通过与群众打交道,总结了自己的一套工作方法:微笑答话,法律讲透,理讲明处,感情投入,开渠引流。这“20字”调解矛盾办法,调处各种矛盾纠纷300余起,调解成功率达到98%,被群众誉为“金牌调解员”。
当好群众治安防范带路人
邢艳蕾工作的辖区为大学驻地,居民的文化水平较高,对维护治安秩序、提高执法服务水平都有独到的见解。她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优势,开通了微博、微信及时向社区群众发布社区警情,开展安全防范宣传,增强群众防范意识。她每年都为大一新生和在校中、小学生上法制安全教育课,指导学生做好防火、防盗、防抢、防诈骗、防事故工作。
邢艳蕾在许多聊城大学同学们的眼里既是他们的老师,又是他们的朋友,现在的大学生思想敏锐,个性张扬,思想活跃,喜欢网络交流,但由于防范意识差,有很多同学在网上有上当受骗的经历。针对他们这些特点,邢艳蕾学习网络语言,通过微博、微信将一些防诈骗的知识通过诙谐生动的形式向同学们进行宣传,网络平台的宣传让邢艳蕾在大学生中知名度很高,同学们开展一些法制讲座和一些学生团体活动都爱邀请她,她成了大学生们的编外辅导员。
做好社区群众的“贴心人。”
2014年1月4日早晨不到六点,一阵急促的手机铃声就把邢艳蕾从梦中惊醒,电话中传来一阵哭泣声。原来是聊大教科院的小李同学,考研的前一天晚上,身份证怎么也找不到了。4日、5日两天考试,没身份证进不了考场,这意味着一年的努力白费了,邢艳蕾安慰小李不要着急,问清小李的户籍情况后,邢艳蕾才感觉这件事比较棘手,小李的户籍在德州老家。1月4日当天是周六,派出所户籍室双休日是不上班的。考研第一场经过和考务人员沟通通过比对照片小李顺利的进了考场,按规定第二场考试必须提供户籍证明或临时身份证。而这两样当天都拿不到,邢艳蕾在将小李送进考场后,立刻找到户籍员吴晓丽商量,最后决定让吴晓丽通过省网户籍查询系统打印出小李的信息,盖上章后,邢艳蕾又马不停蹄的送到考务办,让小李顺利的考完了所有科目。今年四月的一天邢艳蕾接到一个电话“邢警官,我考上了!”,邢艳蕾还没反应过来,电话那边又说:“我是小李呀,您不记得了,我考上了济南大学的研究生!要不是您我真不知道现在该怎么办,真的太感谢您了!过几天我就去看您!”这个电话让邢艳蕾幸福了很长时间!这样的事情邢艳蕾遇到的可不是一次、两次了,聊大学生身份证丢了、网络购物被骗了、接到诈骗、骚扰电话了等等,同学们遇到难事都找邢艳蕾,而且都能在她那儿得到贴心的帮助。
小事显质朴,挚爱暖民心。邢艳蕾正是通过一件件小事温暖了社区群众的心,她用自己的付出与努力给社区群众带来了生活的便利,给他们创建了一个安定的生活环境,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来自党和公安机关的温暖和关爱,谱写出一曲和谐警民之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