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1日,记者来到沙镇镇油坊村,见到了油坊村“第一书记”彭杰,今年六月,受区农业局选派,彭杰开始了在油坊村为期两年的 “第一书记”任职工作。
从上任的第一天起,彭杰就坚持每天到村,平常空闲的时候便到村里转悠,和村民聊家常,听取村民对村子的意见和建议。经过一段时间的走访,彭杰对油坊村的情况作了较为全面的了解,为以后的“第一书记”工作铺好了路子。
理思路 制规划 明确帮扶工作目标
俗话说,火车跑的快,全靠车头带。“一个村子的发展快慢,取决于村‘两委’班子是否想干事、能干事、干成事,关键在于村‘两委’班子成员思想解放程度,既然来到村里,我就要切实帮老百姓做些实实在在的事情。”彭杰诉记者。
彭杰通过召开干部会议、拜访村内德高望重的老人、入户座谈、深入田间地头等形式,利用仅仅一个多月时间,顺利完成了对全村161户的入户摸底调查,掌握了第一手资料,为拟定全村扶贫规划和开展精准扶贫工作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而怎样结合当地经济发展的现状,带领乡亲们走上致富之路成了他以后的中心工作。彭杰结合油坊村的实际情况,首先将村内的两块闲置场院,共计10亩地收归集体所有,利用其中一块6.5亩的场院,由本村3人牵头实施育肥牛养殖项目,产业扶贫资金以股份形式参与分红实现增收。项目一期投资约170万元,养殖育肥牛200头左右,实现贫困户每户400-500元的增收。预计二期投资约200万元,牛场存栏量达400头左右。同时,成立养殖合作社,采取“合作社+农户”的模式,贫困户每养殖一头牛可实现年增收5000元左右。
抓党建 带队伍 打好村级工作基础
“小彭办事尽心尽力,脑子又转得快,很值得我们学习。”油坊村村党支部书记李春峰竖着大拇指说。针对村里老党员多、学习积极性不高、思想保守、不善于接受新事物的现状,彭杰通过和村党支部书记商量,利用农闲时间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座谈学习,不断扩充党员视野,增强党性觉悟。
通过集中观看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学习党章和国家政策、讨论国内外新闻大事,增强了党员学习的主动性,逐步引导广大党员在思想上与时俱进。支部、村委工作遇到困难的时候,全村党员做到了团结一心、维护大局,保证了各项工作正常推进,班子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也得到提升。
筹资金 办实事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规划是龙头,要脱掉“后进村”的帽子,科学规划很重要。针对村里农田水利灌溉难题,彭杰通过“一事一议”财政奖补政策为村里申请了20万的财政奖补资金,专项用于村里建设灌溉深水井9眼,预计工程在明年上半年开工。彭杰还通过协调有关部门重新修了泊油路,解决了多年来老百姓出门路难行的问题。
油坊村有种植苹果、桃树的历史,大部分村民有养猪、养牛的经验。通过和村”两委“干部、致富能人先后到于集镇学习大拱棚种植山芹的经验,到东阿阿胶养驴基地了解养驴技术及政策,到沙镇黄西村参观生态鸡养殖项目,到附近王堂村学习育肥牛养殖经验,到道口铺街道四甲李村学习育肥牛养殖经验及牛场建设经验等。并选派油坊村致富能人李存礼参加了区农业局组织的“农村带头人创业培训班”。截至目前,油坊村共组织参观、学习70人次。
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第一书记”彭杰上任半年以来,为油坊村带来了看得见的变化,为油坊村带来了实打实的实惠,油坊村村民对此看在眼里、记在心上。在接下来的任期里,彭杰表示将一如既往地把油坊村建设好、发展好,与油坊村所有村民携手共创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