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委副书记、区政府党组书记毕黎明出席并讲话,吴润昌、刘培国、李凯、黄性利、柳玉兴、张金堂、岳喜星、王江川等领导同志出席会议。
陈秀兴在讲话中指出,要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一是准确把握精准扶贫的核心要义。要通过对贫困村和贫困户的精准识别、精准帮扶、精准管理和精准考核,引导各类扶贫资源有效对接贫困对象,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优化资源配置,真正构建政策、项目、措施到村到户到人的精准帮扶机制,进一步提高扶贫开发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二是要深刻领会精准扶贫的重大意义。从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来看,是刚性要求,中央“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关键词就是“全面”,就是不能让任何一个地区掉队、任何一方群众落伍。加快扶贫攻坚,关乎“四个全面”的协调推进,尤其关乎全面小康社会的如期建成,是一项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系统工程。三是要牢牢把握精准扶贫的政策机遇。中央和省委、市委出台的一系列脱贫攻坚政策措施,必须紧紧抓住这难得的机遇,积极向上对接政策,不断强化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带动产业发展,提升经济综合实力,进一步缩小城乡差距,真正改变农村落后面貌。四是要全面强化攻坚意识。各级各部门要牢固树立破釜沉舟、攻坚克难的意识,紧密结合“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始终把“群众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作为做好扶贫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牢记宗旨、爱民为民,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用心、用情、用力”对待扶贫开发,扎扎实实为民干实事,真真切切为民谋福祉,确保到2018年所有贫困村摘帽、所有贫困人口无一遗漏的脱贫。
陈秀兴强调,要突出重点,精准发力。要精准识别扶贫对象,解决好“扶持谁”的问题。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要组织一次精准普查,建立健全精准动态的扶贫台帐和电子档案,明确每户的人口、照片、房屋、财产、就业、收入以及领取社保低保等信息,做到一村一本账、一户一档案。要精准制定扶贫方案,解决好“怎么扶”的问题。区直有关部门要制定专项实施方案,明确各自的目标、任务和工作措施。各镇(街道)、园区要认真分析贫困村、贫困人口的具体情况,结合各自实际,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因户施法,把扶贫资金、项目、物资等落实到具体村具体户具体人,真正扶到点上、帮到根上。要精准实施兜底扶贫,解决好“谁来扶”的问题。要重点抓好危房改造工作,争取两年内为全区农村特困人口建成集中安置房或完成除险加固,确保居住安全。要精准推动扶贫产业,解决好“扶什么”的问题。要扶持能力、激发动力;要发挥优势、聚力扶贫;要统筹资源、打造亮点。
陈秀兴强调,要集聚资源,形成合力。各级各部门各企业要积极与上级对接,重点做好基础设施项目、农村危房改造、教育医疗项目、民生保障项目等扶持政策的争取工作;要充分发挥企业的主体作用,全区规模以上企业也要积极作为,主动认领吸纳贫困人口就业的任务,部分劳动密集型企业、农业龙头企业和小微创业企业,要把工厂或适合的生产环节放到贫困村,着力实现贫困户收入和企业效益共同提高;要创新开展金融扶贫,2016年区财政将拿出1000万元扶贫资金,以后逐年增加,部分作为金融扶贫贴息资金;要大力增加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力争到2018年,全部消灭集体经济“空壳村”,确保大部分贫困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0万元左右。
陈秀兴要求,要加强领导,压实责任。要建立健全扶贫工作机制,区镇村三级党组织书记要走上脱贫攻坚第一线,亲自抓、带头干;要严格落实工作责任制,逐级落实脱贫任务,签订责任书,确保扶贫攻坚取得扎实成效,把脱贫攻坚成效作为综合工作考核的重要内容;要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切实加强贫困村的班子建设,真正为群众选出有能力的好班子、好干部;要在脱贫攻坚一线考察识别干部,要牢固树立“无功就是过、平庸就是错、占位必司职、无为就让座”的工作导向,把脱贫攻坚实绩作为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依据,在脱贫攻坚第一线考察识别干部;要广泛动员全社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
会上,毕黎明从八个方面就我区扶贫开发工作作了安排部署:一是做好精准识别,狠抓扶贫数据管理。二是因村因户施策,全面实施产业扶贫。三是推进转移就业,增加贫困群众收入。四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改善贫困村生产生活条件。五是发挥财政杠杆作用,创新金融扶贫模式。六是加大教育医疗扶贫力度,有效阻断贫困代际传递。七是调动全社会力量,激发脱贫内生动力。八是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确保兜住民生底线。
会上,吴润昌宣读了《中共东昌府区委东昌府区人民政府关于调整东昌府区扶贫开发领导小组成员的通知》。区委、区政府与各镇(街道)、园区签订了《脱贫攻坚责任书》。
(本报记者 彭凯 实习记者 孟庆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