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种夏管、秋收冬闲”是过去农民一年的生活写照。眼下正值冬闲时节,在东昌府区郑家镇各村庄的大街小巷却找不到一个无所事事的闲人。该镇农民有的去“农家书屋”学技术,有的搞蔬菜种植,有的到企业打工,呈现出“冬闲时节忙挣钱”的新景象。
“农家书屋”里“淘宝”忙
“真想不到在‘农家书屋’能读到这么多的科技书籍,自从有了‘农家书屋’,俺种苹果树心里更有底了!”正在本村“农家书屋”里“淘宝”的郑家村青年农民郑青峰高兴地告诉记者。这是该镇农民热衷“农家书屋”里忙“淘宝”的一个缩影。
据了解,近年来,郑家镇党委、政府把“农家书屋”作为重要的惠民工程,大力推进“农家书屋”建设,目前,该镇已经有14个行政村建立了“农家书屋”,这些书屋正成为农民进行知识“淘宝”的好地方。李东村“农家书屋”管理员李子玉深有感触地说:“现在,村里打麻将、‘斗地主’、闲聊天的人少了,到‘农家书屋’借书的人多了,农民冬闲去书屋‘淘宝’成了村里的新时尚。”
蔬菜温棚致富忙
12月11日,记者走进了蔡庄村蔬菜大拱棚示范区,一片生机盎然的景象立即映入眼帘:一座座日光温室整齐排列,一个个塑料大棚透着绿色,菜农们正在大棚里忙得不亦乐乎。“俺每天一吃过早饭就来到蔬菜大棚里,给番茄秧整枝打杈,这样既锻炼了身体,又干了农活。如今,俺这两个蔬菜大棚一年纯收入8万元是不成问题的。”正在大棚里忙活着的菜农王振武乐呵呵地说。
据了解,近年来,郑家镇紧紧抓住该村的地域优势,千方百计引导农户大力发展反季节大棚蔬菜。该镇还聘请蔬菜技术员长年驻村当“技术顾问”,给农民做技术指导,为农户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目前,该村上市的西红柿、黄瓜、茄子等都供不应求,同时也让菜农们的“钱袋子”鼓了起来。
“门口工厂”上班忙
“如今,俺们每月能多收入1000多块钱,‘门口工厂’为咱这些农家女提供了就业机会,真好!”近日,家住东王村的女青年杨英琴提起在村里保持架加工厂上班的事,一脸幸福。
近年来,该镇把民营企业的发展作为增加农民经济收入的突破点来抓,目前,全镇共有轴承保持架、农机配件、平垫、电子配件规模加工企业100多家,这些经济实体为农村劳动力提供了广阔的就业天地。一些头脑灵活的农民瞄准时机,农忙时扛锄下田,农闲时进厂当工人,群众戏称这些人为“两栖”农民。该镇党委书记李钦广说:“‘两栖’农民的出现,不仅为当地农民找到了增收的门路,还为民营企业提供了劳动力保障,真可谓一举两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