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社会法制
上一期3   4下一期  
2013年12月05日 星期四 出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构建合力平台 争创法治新东昌
张珊
  法制建设代表着该地区的综合实力和文明程度,对该地区的经济发展、政治稳定、文化繁荣有着重要意义。

  我区正站在多重机遇叠加的新的历史起点上,这需要我们以法治的精神驾驭新的局势,运用法律的手段调节我区发展的矛盾,运用法治的方法创新体制机制,把法治上升为我区治理方略,使我区生活的方方面面纳入到法律的制度性安排之中。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做到统筹兼顾,实现我区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建设的全面进步。

  夯实基础提升法治建设满意度。在推进法治东昌创建的进程中,要坚持把法治惠民利民作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完善、保障和改进民生制度体系建设,加快推进法治惠民进程,依法加大民生领域执法监管力度,依法严惩集资诈骗、非法吸收公众存款、传销等违法犯罪活动,严厉打击破坏资源、污染环境、生产销售有害食品和假药劣药、危害安全生产、乱占耕地、恶意拖欠工资等违法行为;大力实施法治为民办实事工程,以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为切入点,健全完善实事工程推进机制,提升实事工程实效,让人民群众切身感受到法治建设的成效,进一步提升人民群众对法治建设的满意度。 

  紧抓法制文化引领我区迅速掀起创建法治东昌的高潮。法治文化是法治的“灵魂”,是法治社会的重要精神支柱和内在动力。要推进我区的法治化进程,就要求我们积极加强法治文化的建设工作,动员全民参与法治文化建设。大力加强宪法学习宣传,引导公民牢固树立宪法意识,维护宪法权威,形成崇尚遵守宪法、贯彻维护宪法、自觉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社会氛围;紧紧围绕“东融西借、跨越赶超”,大力宣传市场经济和宏观调控法律法规,深入开展劳动就业、社会保障、权益保护等方面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以领导干部、公务员、青少年、企事业经营管理人员和农民为重点,认真抓好“六五”普法规划的实施,着力提升法制宣传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注重加强法治文化建设,积极开展群众性法治文化活动,加快建设法治讲坛、法治广场、法治公园、法治街区等法治文化示范点,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全民法律素质,将法律铭刻在公民的内心里,养成信法守法的良好习惯。 

  围绕法治建设核心,突出关键领域环节。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价值追求,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也是新时期广大人民群众的殷切期待。公正司法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加强公正司法就要要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容易发生执法问题的工作和环节入手,以加强权力制约和监督为重点,优化职权配置,规范司法行为,推动形成权责明确、相互配合、相互制约、高效运行的司法体制和工作机制;以基层政法部门执法一线、热点岗位为重点,继续深入开展执法规范化建设,全面推行执法标准化,确保司法权的正确行使;全面实行警务、审务、检务公开,着力解决不公正、不文明、不规范等问题,以公正树公信、以公信树权威;深入开展政法干警核心价值观教育实践活动,使“忠诚、为民、公正、廉洁”成为全体政法干警的共同价值追求和行为准则,进一步提高公正司法和文明执法水平。

  我区正昂首阔步的行进在建设法治东昌的征程上,只要我们努力把夯实基础,紧抓文化,围绕核心体现于创建法治东昌的日常行为之中,形成合力平台,让法治成为一种全民信仰,就一定能将法治转化为实现我区为东融西借、跨越赶超,建设冀鲁豫三省交界科学发展先行区的强大动力。

  (本报记者 张珊)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综合
   第04版:综合
   第05版:社会法制
   第06版:生活感悟
   第07版:基层
   第08版:摄影
浅谈如何用真情打造零距离惠民的检察室
我区成立社会矛盾调处和法律服务中心
社区矫正工作“三到位”
图片新闻
强化“三个功能”深化立案窗口建设
构建合力平台 争创法治新东昌
“四项保障”确保立案案件实现零变更
东昌时讯社会法制05构建合力平台 争创法治新东昌 2013-12-05 2 2013年12月05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