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传教育。分别在各村、各管区、各机关单位、企业和学校开展交通安全知识讲座。通过讲解生活中的真实案例、播放宣传片等通俗易懂的方式,对交通标志、交通信号、安全乘坐交通工具、平安出行等方面的交通安全知识进行了详细讲解,提高全社会的安全意识、文明水平和自我保护意识。
排查隐患。明确分工,落实责任,实行“分片包干、责任到人”的隐患排查制度。重点排查村道临水、临崖、高落差路段,断头路、施工路段,路边市场与村道交叉路口,村道与公路相连接的路口等容易引发交通事故的农村道路。在存在安全隐患的地点安装指示灯或警示牌,并及时落实经费,立即整治,做到边排查、边整治,及时消除安全隐患。
加强领导。成立道路交通安全综合治理委员会,强化监管责任,落实奖惩制度,严格文明执法,提高管理水平,确保行动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给广大人民群众出行提供更放心、更安心的交通环境。
(本报记者 刘颖 通讯员 魏璇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