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一版要闻
上一期3   4下一期  
2013年06月17日 星期一 出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唱响工业转轨“好声音”
席真
  本报记者  席真

  从昔日的家庭式“小作坊”,裂变成如今的高大厂房;由当初的分散经营,演变为现在的集约发展……在“东融西借,跨越赶超”中,东昌府区把突破工业作为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和首要任务,大力推进千亿产业和百亿企业工程,一个个产业园区快速膨胀,一个个重点项目塔吊林立,一辆辆货车满载而归,唱响了工业经济转轨提速的“好声音”。1-3月份,全区239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07.02亿元、利税7.95亿元、利润5.82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7.48%、16.05%和11.95%。

  就像每篇激扬乐章里都有不可或缺的“最强音”,在东昌府区“工业突破”的乐章中,最跳跃、最动人的音符便是骨干企业。作为工业经济的龙头带动,我区对规模大、效益好、竞争力强的企业,在政策、土地、资金等方面给予重点倾斜,在新上项目、技术创新、外部环境等方面给予全力支持,力求骨干企业在产品质量、产品结构、经济效益、竞争能力、人员素质、土地综合利用等方面实现快速提升。

  一季度,机械电子、农副产品加工、化工及建材、纺织服装、轴承及保持器、钢管等六大重点行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94.44亿元,占全区总量的88.2%;全区35户重点骨干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39.07亿元、利税2.76亿元、利润2亿元,三项指标分别占全区总量的36.5%、34.72%、34.36%,主营业务收入过亿元的企业达到15户,利税过千万的企业达到11户。

  如果说骨干企业是东昌府区工业转轨的“最强音”,项目建设则是提速发展的“延长音”。我区以项目支撑大投入、大发展,今年全区确定的61个重点工业项目,有11个被列为市重点,项目总投资100亿元,截至目前累计完成投资30亿元,其中包括投资26亿元的明康安托山稀土永磁无铁芯电机项目、投资15亿元的中通汽车零部件产业园项目等一批投资过10亿元的大项目、好项目。对重点项目,我区严格按照“签约项目抓落地,落地项目抓开工,开工项目抓进度”的要求,抓好调度,目前11个市重点项目均按建设进度有序推进。一季度,35户重点企业实缴税金增幅达40.7%,天工岩土等企业主导产品产量、出口量位居全国同行业前列。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科技创新是关键;在突破工业中,科技创新是动力之源。为提升工业科技含量,我区积极强化产学研合作平台建设,着力引导企业加大科技研发投入,运用高端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目前,共建成省级企业技术中心6家、市级企业技术中心11家,规模以上企业普遍与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建立了稳定合作关系。

  今年以来,我区有20个项目被列入省技术创新项目计划,总计研发投入达1.08亿元,可享受研发费用税前加计抵扣数额达1.62亿元。在继天工岩土和中通钢构被列为国家工业企业品牌培育试点单位之后,鑫科生物等3家企业又被评为山东省创新驱动发展能力百强企业,昌华纸机、金帝保持器2家企业被评为山东省创新驱动发展能力先进单位。东昌府区工业企业在推进技术创新、加快品牌发展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就像飞机在跑道上加速,在“东融西借跨越赶超”的号角中,乘着经济发展叠加区的重大机遇,东昌府区的新型工业发展已经到了拉杆而起的阶段。我们在转变发展方式上将持续发力,以全新姿态唱响工业转轨提速“好声音”!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综合
   第04版:综合
   第05版:教育
   第06版:文史
   第07版:基层
   第08版:文学
唱响工业转轨“好声音”
魏传忠到西安交大聊城科技园参观考察
图片新闻
崔曰臣来我区调研关工委工作
打造人社民生工程 构建美丽幸福新东昌
吕盛昌来我区检查指导派驻检察室工作
做好防汛工作 确保实现五个目标
报头
东昌时讯一版要闻01唱响工业转轨“好声音” 2013-06-17 2 2013年06月17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