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文学副刊
上一期3   4下一期  
2011年08月15日 星期一 出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诗一评
  泊梦评《海棠,海棠》:近来不知怎的总是碰到一些“规整”的诗,读起来总是有空荡荡的感觉!诗不是手艺,不是拿一堆泥巴硬是捏出可爱的小动物或人物!我还是喜欢“不像我急功近利”这股扰动,激情,反叛的脾性!

  诗中的贴梗海棠喜欢在春天这个时候开花,“一朵跟着一朵开放/涌向枝头”!又在秋天成熟时,小花变成黄色,气味芬芳而柔美!它就像桂林笔中的“在世间不掀起红尘/不争先”,也“不落后”,静静的散发她的魅力!诗的比喻手法自然是桂林有意识的布局,以此引出“她”——“邻家的妹妹”所给桂林带来某种程度上的缓解!

  借二月开花的贴梗海棠是桂林诗质的一种特性,他不是只用句子来描述其意义,这里所含藏的是诗本身的功能!

  “就这样面对面,多好。”口语感的满足,让诗多了份真情!这里没有暗示,却有股挥之不去的诗意的气氛!桂林这种借用实物催化你的感官的手法,融入传统式的意味转化,牵出了“不再挑灯夜读/忘却了功名。……此时啊,不醒来/也不再回到某处”的感叹。

  诗不必太多闪亮的词,只要凸出自己的感性,它就是最漂亮的诗!

  泊梦评《夏日的山林》:只有累过了,痛过了。只有懂得“卸下疲惫、浮尘”活著自然轻松快乐,你自然“一步就返回了童真”!洒脱的笔调,抓住了稍纵即逝于无常的生命!宽容的心态藏满泪水的故事,这里没有说教,充盈着桂林的理解与成熟的魅力!只几个字的小诗,散发一股深思熟虑的意识!诗在于诱惑你的心,感于你的心,碰到你的心,这就是桂林的诗!

  倩理评《这个春天》:这个春天已经不是春天,它是生命的终极意义。一朵云遇到了一阵风,一粒尘埃升起,又慢慢地下落,这是生命的附在形式。青草的毛发,树木的骨骼,腐肉之身都只是生命的宿主。在羔羊的眼里,我看见了生命的慈悲!诗张力十足,老道娴熟。  宫白云评《尘世的低处》:借“蚂蚁”“泥土”之道而行,换一种方式观照人生,审视世界,人与自然可谓相融相济,于互证中见潜在的精神底背,于自我的生存体验与生命意识中,别有通透:“一粒土是我的世界/一滴晨露,洗亮了黎明”。

  附诗

  海棠,海棠

  满枝的花蕾点亮灯盏

  一朵跟着一朵开放,涌向枝头。

  她们不争先,不落后

  在世间不掀起红尘

  不像我急功近利,或未雨绸缪

  总期待平静的日子风生水起

  春光万里,一粒阳光

  就会点开草木的芳心。

  这些紧贴着枝条的花朵

  不俏,不争春,不妒群芳

  这多像当年邻家的妹妹

  就这样面对面,多好

  你不说“一个转身,就是五百年”

  我不说“落花流水”

  迷醉在这个春天,不思蜀

  不再挑灯夜读,忘却了功名。

  唤一声海棠,再唤一声娘子

  此时啊,不醒来

  也不再回到某处

  夏日的山林

  卸下疲惫、浮尘

  一步就返回了童真。

  鸟鸣推着清风

  花香迷醉飞虫,你五脏六腑

  流动着山水灵音

  上山,越走越轻

  下山,略感沉重——

  你背回了满山的花香、鸟鸣

  这个春天

  这个春天,练习飞翔

  从一个名词到一个动词

  从一片叶子到一枚花朵。

  一朵云遇到了一阵风

  一粒尘埃升起,又慢慢地下落

  如果把毛发还给青草

  把骨骼还给树木

  昨天就是前世

  腐肉之身已成为蚂蚁的晚餐

  今生啊,向上

  红尘万丈。向下

  在草坡上那只羔羊的眼里

  看见了天堂

  尘世的低处

  去尘世的低处

  比最低的尘埃还要再低三分

  晨起暮归,和蚂蚁一起觅食

  披着唧唧的虫鸣入眠

  离泥土更近一些

  天空更加辽阔,高远。

  起伏的草,摇曳的野菊

  它们的青翠,芬芳

  都令我仰望,并伸手可及

  我要再低下去

  沉到45年光阴的底部——

  咳出肺里的烟火,胃里的寒霜

  遣散夜晚的梦呓

  一粒土是我的世界

  一滴晨露,洗亮了黎明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科学发展继续提升
   第04版:旅游
   第05版:关爱助学
   第06版:文史·计生
   第07版:综合
   第08版:工商
   第09版:卫生防疫
   第10版:委员风采
   第11版:文学副刊
   第12版:书法
诗歌,照亮尘世的灯盏
新书推介
无标题
诗之灵光
低调与奢华
一诗一评
2010年1月——2011年7月在省、国家级报刊发表及入选作品集的诗歌主要篇目
东昌时讯文学副刊11一诗一评 2011-08-15 2 2011年08月15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