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要闻
上一期3   4下一期  
~~~——沙镇镇侯家村发展纪实
~~~——沙镇镇侯家村发展纪实
~~~——沙镇镇侯家村发展纪实
~~~——沙镇镇侯家村发展纪实
~~~——沙镇镇侯家村发展纪实
~~~——沙镇镇侯家村发展纪实
~~~——沙镇镇侯家村发展纪实
~~~——沙镇镇侯家村发展纪实
~~~——沙镇镇侯家村发展纪实
~~~——沙镇镇侯家村发展纪实
2011年07月25日 星期一 出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希望的田野“种”希望
——沙镇镇侯家村发展纪实
  本报记者  杜宁

  八年的产业结构调整,八年的不断进取,昔日的穷乡村,今日的富裕村。沙镇镇侯家村,一个偏远的小乡村,在八年的时间里,在希望的田野上播洒下希望,收获了累累硕果,已成为我区新农村建设中一颗耀眼的明珠。今年7月,“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的荣誉称号更是令侯家人坚定了信心,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道路上阔步前行。

  党员带头奔富路

  侯家村位于沙镇镇驻地西南6公里,曾是十里八乡有名的贫困村,那时候村民人均收入不足800元。曾经流传过的一句顺口溜:“庞家富,牛家穷,侯家更不行……”,更是让侯家村人一度抬不起头来。

  群众富不富,关键看支部;村子强不强,要看“领头羊”。2003年新一届村党支部成立后,经过深思熟虑,确定了从“调整种植结构,增加农民收入”的发展模式,力求使侯家村摆脱贫困落后的面貌。为了让村民开阔眼界,刚刚上任的支部书记侯新林自掏腰包组织党员群众100多人到寿光、青州等地参观学习,并确定了发展洋香瓜冬暖式大棚和蔬菜大拱棚的思路。为消除群众顾虑,侯新林和村里的党员带头建起30多个大棚,在他们的带动下全村当年就建起了100个冬暖式大棚。建棚初期,由于担心侯家村穷没有还款能力,镇农信社不敢放贷,侯新林就硬着头皮通过亲戚担保,从外地赊来了价值30多万元的大棚骨架、塑料、草苫子等建棚材料,又从寿光高薪聘请了技术员现场指导,对建棚、供苗、管理、出售等各个环节实行系列化服务。那段时间,因为群众对大棚种植技术不熟悉,村里的大喇叭成为了侯新林的“科普之声”,常常喊的嗓子都哑了。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侯家村当年建棚当年受益,一个大棚洋香瓜和西红柿总收入就高达2万多元,等待观望的农民第二年就自发新建了140个大棚。为了便于瓜菜销售,2006年,村党支部动员村民入股35万元建起了瓜果蔬菜批发市场,随后又根据群众要求,采取同样方式筹资110万元建起了高标准恒温库。现在,侯家村共有大棚500多个、种植面积达到800多亩,农民年人均纯收入达到两万元,成为远近闻名的富裕村。

  依托群众建新村

  走进侯家村别墅式住宅区,外墙上统一镶嵌着红黄相间的瓷砖,宽3.2米的大门可以直接开进汽车。在村民田士刚家,一楼的客厅窗明几净,棕黑色的实木餐桌、崭新的沙发、冰箱、空调一应俱全,楼上卧室铺着木地板。漂亮舒适的房子让每一名造访者羡慕不已。

  (下转二版)作者^]

 杜宁

  (上接一版)

  “依托群众、动员群众、发动群众”,这是侯新林搞新村建设工程的不二法宝。侯家村农民靠种大棚鼓起了腰包,但泥泞的道路、破旧的房屋、脏乱的环境却让他们难以体会到富裕带来的幸福。农村新居建设势在必行,然而这项工程牵扯到全村230多户群众的切身利益,怎样协调好这些关系?2006年村党支部就是否同意搞新村建设、是否愿意进行宅基调整等问题召开党员代表大会、村民代表大会,发放明白纸,广泛征求意见,全村95%以上的村民表示赞同。2006年秋天,侯家村采取“宅田挂钩”的形式,把村里所有空闲地方收回来,进行统一调配。

  新村建设中,支部一班人争取资金、选材料、做监理,确保了三批共计220座二层楼房顺利交工。从2006到2009仅仅三年时间,全村80%以上的农户告别了低矮的旧房子,住上了小洋楼,还腾出了180亩的土地。2010年,侯家村党支部响应上级号召,推广多层楼房住宅,在村中心新建了一栋5+1模式住宅楼,安排48户群众入驻,为改善村里硬件设施,修上了柏油路,挖通了排水沟,通上了自来水,拉上了有线电视。今年,他们又在村中心规划建设一个面积2000多平方米的休闲文化广场,目前广场平整工作已经完成,年底前可投入使用。

  先进支部创品牌

  村民生活富裕了,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也越来越高。侯家村党支部把发展的目光聚集到了兴办村里的公益事业上来,通过党员发动和带动集资30余万元,建成了集图书室、娱乐室、健身室、会议室为一体的文体活动中心,使村民在生产、生活之余有了一个学习、休闲、娱乐的好去处。今年七十多岁的张改诚就住在活动中心对过,每天吃过早饭,老人就早早来到这里,和其他老人看看书、打打牌、下下棋,忙得不亦乐乎,过得很是充实。

  侯家村从农民反映强烈、生活急需解决又能凝聚民心的净化庭院、绿化村庄入手,引导群众整治村容村貌,抓好村边环境、村内环境和农户家中环境建设。为确保村容整洁卫生,村道亮化,村党支部成立了党员带头的村容村貌整治领导小组,成立党员志愿者服务队,配备了垃圾箱,做到了垃圾日产日清。

  俗话说:“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侯家村的党员干部们作为全村群众的领头羊,侯家村党支部带领群众取得了一个又一个骄人的成绩:全区“新农村建设先进单位”、市级“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市级文明村、省建设厅“重点项目建设实施单位”,2011年7月更是荣获“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在今年的村两委班子换届选举中,侯新林带领的原村两委班子再一次高票当选,“高票”满含了全体村民对他们以往成绩的肯定与赞许,更寄托着对他们以后工作的信任与期盼……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科学发展继续提升
   第04版:旅游
   第05版:教育
   第06版:文史·计生
   第07版:综合
   第08版:摄影·综合
区发改局项目资金争取工作取得新突破
省财政厅综合处来我区调研
我区对上半年粮食工作进行总结
市人大就《公路法》贯彻实施情况来我区检查
我区着力打造招投标“阳光”平台
我区被列为省“小农水”重点县
区政协召开安全生产调研培训动员会
区旅游局办理落实 政协委员提案座谈会召开
闫寺街道:蓄势而起奋力攻坚
希望的田野“种”希望
东昌时讯要闻02希望的田野“种”希望 2011-07-25 2 2011年07月25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