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所年轻的学校,建设路小学缘何如此吸引这两位“被称为全国小学教育界的双子星座,为中国的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的大师光临指导?原来,在教师队伍建设中,该校深知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工作中“教师第一”的道理,在师资培训上有热心、有诚心,教师们则求知若渴,积极向上,深深地打动了全国名师于永正先生和吴正宪先生,取得了教师专业成长的可喜局面。
成立学习小组 发挥辐射作用
本学期,该校在市、区教育局的大力支持下,邀请到了全国名师于永正先生和吴正宪先生亲临学校指导教学,并聘他们为学校发展委员会高级顾问,选拔优秀教师拜其为师。学校建立了名师弟子研修会,把于永正、吴正宪两位先生的21名弟子编成4个学习小组,在学校的统一安排下由组长组织成员每2周集中学习1次,内容为学习名师文章、观摩名师讲课视频、上模仿课等。通过开展切实有效的活动,青年教师的业务素质得到了较大提高。目前,该校共有全国新课程研修百佳人物2人、全国优秀学员5人,省级教学能手及优质课获得者8人,市、区课堂教学“十佳教师”4人、教学能手25人。在刚刚结束的优质课评选中,该校有4人分获市级优质课一、二等奖,7人分获区级优质课一、二等奖。于永正老师的弟子姜晓说:“以前对于永正老师的课只是觉得好,通过学习慢慢懂得了其内在蕴含的理念,知道了怎样努力去做得像老师那样好。”这两位老师的经验再通过业务学习向全校老师渗透,促进了学校整体水平的提高。
启动三大工程 打造办学品牌
为大面积提高学生写字水平,大容量丰富学生阅读,大力气提高习作水平,该校启动了“写字?阅读?习作”三大工程。习作为核心工程,写字阅读为辅助工程。对习作而言,阅读为食,写字为衣。学校制定了具体的实施方案。除继续做好阅读的常规工作外,本学期,该校新增图书4000余册,为更好地推动学生阅读提供了有力保障。学校每天抽出30分钟让学生练习写字,由语文老师利用教室内的大屏幕出示汉字的笔顺,学生的写字水平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五年级一班杨毅然的硬笔书法作品先后获得“全国中小学生汉字大赛(聊城赛区)”一等奖和“建国六十周年(聊城市)少儿书画大赛”一等奖。为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该校根据“低年级写话、中年级写段、高年级自主修改”的循序渐进策略,确立了“五关习作法”,即小学阶段要过“标点符号关”、“分段关”、“语言通顺关”、“表达清楚关”、“题目关”。青年教师孙燕说:“以前上习作课,不知从何入手,总是眉毛胡子一把抓,结果什么也没落实好。现在好了,对于不同的学段有了具体明确的要求,课好上了,学生也觉得轻松了。”,
深入研究教材 回归本色课堂
吴正宪先生要求教师对每一节教材都要深入研究,在课堂上不要刻意追求一些形式上的花样。该校决定让每个教研组的老师分工合作,每人重点备几个单元的课,在集体教研时再轮流主持讨论,这样可以让教师集中精力研读教材,对青年教师特别实用。刘连杰老师深有感触地说:“听专家的课不仅要知其然,更重要的是知其所以然,教材给我们展示的空间很大,但是要求也很高,必须要吃透每一节的重点和难点。”
看着日呈蒸蒸之势的教学形势,校长孙殿镔说:“两位大师不仅带来了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精湛的教学艺术,更重要的是为青年教师提供了成功的典范,明确了成才的目标和路径,增强了教师们的信心,坚定了专业发展的决心。学校将以此为契机,深入开展教研活动,切实提高教学水平,努力打造一支素质高、业务强的教师队伍。”
(通讯员 魏红梅 张君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