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副刊
上一期3   4下一期  
2024年08月13日 星期二 出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分耕耘 一分收获
林钊勤

  □林钊勤

  炎炎夏日潇洒退场,迎来清清爽爽的秋天,偶尔还有闷热火辣的天气,也许就是对夏天的怀念,更是对秋天的迎接。夏的余威“秋老虎”,呼唤出秋的序曲,在热情的送别与挽留声中,演绎着真诚的期待和热烈的欢迎,用金黄的色彩和芳香的气味,完成了季节的交替,迎来了一个沉静而充实的季节。

  乡间的道路上晾晒着金黄的玉米,一眼望过去,像是一幅天然的巨画,果林里又是另外一幅景象,枝头的柿子红了,山楂树上一串串红彤彤的山楂果,包裹在毛刺球里的板栗......各种各样的果子沉甸甸的缀满枝头,带给果农们无限的欢乐。挂在枝头的果实纷纷向果农们招手,一个又一个,一篮又一篮,一车又一车,满载而归。

  小菜园里的蔬菜也换了,从夏天的黄瓜、豆角、西红柿换成了秋天的白菜和萝卜,在不久前种下的白色萝卜都发芽了。我觉得秋天的最早到来,除了花草带来的讯息,最明显的还是菜园。当菜园里黄瓜豆角西红柿罢园,开始种萝卜白菜,当南瓜丝瓜冬瓜等开始大量结果的时候,就说明秋天是真的来了。

  辣椒园也不甘示弱,“朝天红”“线椒”“水果椒”挂在枝头。尖朝天、头向地的“朝天红”辣椒,一爪一爪地在枝头,闪烁着红晕,在秋风里起舞。母亲最爱吃“朝天红”辣椒,总爱在自家的菜园里种上“朝天红”,炒菜、做汤都要放。母亲说,生活中不能没有辣味,日子里有了辣味,生活就齐全了。我们最爱吃母亲做的“朝天红”捣蒜泥,放入豆瓣酱和五香粉,用热油一泼,香味就被激发出来,蘸馍吃,辣到心底,也香到心底。

  记得小时候收秋,一家人钻进玉米地里,父母前面打玉米叶,捆起来,以备回家喂牲口。我和二弟负责掰玉米棒子,堆积成一堆堆的,三弟、四弟就负责装袋子,最后大人背,小孩抬,搬出玉米地,装上地排车拉运回家,放到宽敞的地方,有空闲的时候剥去外皮,晾晒到房顶上,晒干后再把玉米粒一粒一粒地从玉米芯子上捻下来,工序繁琐,劳心费力。父母还要去地里砍玉米秸秆,一棵棵砍倒,捆绑好拉回家中,放在房前屋后或胡同里当柴烧。割豆子更是麻烦,且不说尖硬的豆荚扎得手生疼,结实的豆秸秆用镰刀削几削都割不掉,累得手腕发麻,单这个翻晒工程就够人受的,先是摊场翻晒,然后垛一垛,反复连续几天,沉甸甸的豆稞用叉端来端去,翻晒一遍又一遍,直到听得豆荚啪啪炸响,才算晒好了,开始碾压。打晒场是最累人的地方,累得人腰酸背疼腿抽筋。打晒场上完工后,还要去地里夹豆楂,否则无法耕地种麦。农村有句俗话:麦忙不算忙,秋忙忙断肠。可见收秋的工作量之大之多,一忙需要忙二三个月呢,直到地里种完冬小麦,才算消停了。那些用手掰玉米、用镰刀割豆子,扛着爪钩刨地瓜的日子渐渐远离了我们的视野。

  现在,随着农业机械化的推进,收割机已成为秋收作业的主力军。

  秋收的季节,每一分辛劳都有金黄的收获。这个秋天虽然很辛苦,但是收获满满。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春播千粒种,秋收万担粮”。又一个金色的秋天,充满丰收和喜悦的季节。当夏天渐渐离去,秋风温柔地吹拂大地,一片金黄的世界将会展现在我们的眼前。

  在这个美丽的季节里,农民们忙碌地收割庄稼,大自然也为我们呈现出丰富多彩的景色。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综合
   第04版:副刊
一分耕耘 一分收获
忽然已秋天
静待生命绽放
拴住孩子的心
闲读与穷游
不可方物
东昌时讯副刊04一分耕耘 一分收获 2024-08-13 2 2024年08月13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