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副刊
上一期3   4下一期  
2020年12月01日 星期二 出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情系“自行车”
耿丙铸

  山东聊城 耿丙铸

  前几日,纠结了半天,最后我还是决定处理掉家里的最后一辆自行车。这辆自行车有十几年了,轻便型合金材料的,辐条锈迹斑斑,前胎鼓出三五个包,后胎换过一次,买菜送孩儿还可以讲究着用,但是自从有了电动车,这辆自行车只好“退居二线”了。

  在城里“二线”闲置自行车的放置成了问题。放在楼下,物业说是“僵尸车”要求处理;放在储藏室吧,千把块钱一平买来的空间着实可惜。老伴说:“换根前胎还能骑。”我说:“连老百姓遛弯都骑仿进口的变速车,这辆破车谁还骑?”最后我骑着电动车,老伴骑着破自行车,来到小区门口修理点。

  修理自行车的师傅说,换根车胎要四十五块钱,还说五十块钱买辆旧自行车也能骑,这辆自行车按废品处理就是十几块。我无语,笑了笑。老伴决定把这辆自行车直接送到收购站。

  收购站的女老板见我们处理能骑的自行车,一点也不惊讶,直接让我把自行车放到大磅上约秤,最后一算给我们十八块五毛钱。我把自行车从大磅上拉起,撑到一边。女老板则用脚一踹,自行车倒在废品堆上,彻底成了废品。我心中很是忐忑,想起了小时候的车。

  小时候,人们管自行车叫洋车子。在那时凡是带“洋”字的都是稀有品,什么洋布、洋火、洋钉子、洋油都是凭票据购买的。一个人梳妆打扮时尚叫“洋气”,调皮露风头叫“猪鼻子里塞葱——出洋相”,也许这“洋”字都有漂洋过海舶来之意。如今,“洋”字称谓都消失了,但是过往情节记忆犹新。

  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乡村,一家有辆自行车,比现在有轿车还稀罕,在我们七百人的郇庄村仅有三五辆自行车。我二大爷家膝下无孩,老两口挣的工分多,生活又节俭,攒了几年的钱,买了辆自行车,平日里赶集上店也舍不得骑,经常搭上被单放在床上。村里谁家孩子娶亲接媳妇,硬着头皮去借,二大爷十分不情愿,但也无可奈何。赶洋车子时还要交代一番:有高岗就下来赶过去,有泥水就搬过去。

  父亲有一次磨面去借二大爷的自行车,碰了一鼻子灰,后来宁可扛着粮食去磨面,也不愿再下气。奶奶说:“过日子要赌气成人。”所以,买辆自行车成了全家人的奢望。到了八十年代初,实行了责任制,我家卖了棉花见到了钱,就决定买辆自行车。买车要到堠堌集的洋车市,当时还专管请了倒腾洋车子的车把式“坏七爷”。

  坏七爷和我家是邻居,帮着买车很用心,逛了大半个市场。有的相中车子,手里的钱不够;有的占价钱,车子不中意。逛来逛去,看好了一辆锈迹斑斑的“黑老虎”。七爷说:“这辆车架子没硬伤,前圈后轮不闯斜,还占个‘蓝鸽’名牌,我看行,就是人家少一百块钱不卖!”父亲将攥得湿漉漉的八十一块钱递给七爷。七爷做经纪人是行家,伸出衣袖拉背场摸码子:“手里就八十块钱。不行,拍瓜亮亮,钱是我的,车子还是你的。”卖车人有些不情愿。七爷狠狠的又从兜里掏出一块,把八十一块钱塞到卖车人兜里,夺过洋车子:“这家,我就当了。”卖车人没言语,撒开了车把,买卖勉强成交。八十一块钱买了这辆“除了铃铛哪儿都响,除了蹬子哪儿都转”的洋车子,全家人如获至宝,孩子们兴奋得一夜没合眼。

  大年初一,吃完饺子,拜完年,孩子就赶着洋车子到生产队的大场院里学骑车。小孩子还没有车子高,就掂着脚尖,踩着坏蹬子的一根轴练溜腿。一开始,走一步蹬一步,大人还不断吆喝着:“别看脚底下,向前看。”孩子顾上顾不了下,稍一走神就“咣当、咣当”的摔个子,只摔得“吧唧、吧唧”的掉眼泪,但也来不及哭,立起车子继续学。不到半晌,孩子蹬几步地,就能踩着脚蹬轴在场院里转圈了。那神气劲儿,忘记了摔倒的疼痛。

  学会溜腿,就学蹬拐上车。他们右腿蹬轴,左腿蹬拐,换出的右脚骗过座子,这时如果找不到右边的脚蹬子,车子一打扭就摔倒,摔得龇牙咧嘴,孩子拍打拍打屁股上的土继续练。有的家长在后面扶着车座子,几圈后,偷偷松开手,跟在后面。此时大人夸一句:“行了,会骑了。”孩子一龇牙,车子忽然没了平衡,“咣当”一声又摔了。大人也不拉,只是说:“不摔几回,学不会。”

  半大孩子坐在座子上,够不到车蹬子,就先用脚面扒,后用脚掌踹,屁股扭来扭去,一晌下来,鞋帮变成了“土飞机”,裤子腚上磨得花拉拉。

  不能上座子的小孩子就在车梁底下骑,他们开始转半圈,咿咿呀呀的蹒跚行,熟练之后也能转着轮盘骑。小孩子上下浮动,自行车飞速前行。

  到我们孩子学自行车的时候,自行车得到普及。大人骑“二八车”,小孩骑“二六”车。现在的小孙女刚学会走路,已经有三四辆“儿童车”了。

  一切都在提速,电动车、电三轮四轮、电轿车、轿车已经变成当今人们的代步车,“电车”取代了“洋车”。当年的我们也已步入花甲,但是我们心中的“洋车情节”始终烙印在记忆中。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综合
   第04版:副刊
初冬的夜晚
情系“自行车”
乡妹
进退之间
离别,成就更好的自己
等雪也等你
母亲的手擀面
展翅高飞
东昌时讯副刊04情系“自行车” 2020-12-01 2 2020年12月01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