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终于摘了贫困的帽子,还是党的扶贫政策好,让我的日子过得越来越好。”侯营镇盆赵村四十多岁的张树起高兴地说,脱贫后信心更足了,计划着把自己的蔬菜大棚进行升级改造。而就在两年前,张树起一家人的日子还挣扎在贫困线上。
张树起七、八年前得了股骨头坏死,家里还有两个孩子上学,仅靠他对象外出打零工和地里的收入维持生活。张树起看着村里种大棚菜的都挣了钱,心想自己如果也种大棚,对象就不用再外出打零工,自己在家也能帮忙卖卖菜。可他这几年看病花了不少钱,两个孩子还要上学,家里的积蓄所剩无几。“2015年我想建大棚的时候,手里真是没有钱,我东挪西借凑了部分钱,建棚还是不够用,当时那叫一个急呀!”张树起说,正当他一愁莫展时,镇扶贫工作组及时帮他办理了5万元的扶贫小额贷款,解决了他的燃眉之急,他自己种了3亩多菜,镇农技人员经常来看看,定期对张树起进行电话指导。
有了技术和政策支持,张树起一门心思钻研蔬菜种植管理技术,他走市场,询菜价,经常跟村上种大棚的学习种植经验和种植方法,常上网查询一些种植中遇到的问题,还买了一些种植蔬菜管理方面的资料,只要一有时间就学习种菜方面的知识,让大棚产出高质量的蔬菜。
张树起掰着手指头算了一笔账,全家靠种小麦、玉米一年的收入只够维持生计,根本没钱还清自己看病借的钱,也供不起孩子上学。而通过种大棚,2015年他赚了四万多,到了2016年,他已赚了七万多元,不仅还了欠账,还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