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1日上午,山东省委民族工作会议暨省政府第七次全省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在济南召开,区民宗局被省委省政府授予“全省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荣誉称号。荣誉的背后永远都是辛勤的工作和热情的服务。近年来,区民族宗教事务局严格落实党的民族政策,维护少数民族的合法权益,大力发展少数民族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维护了全区的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
热情服务,做少数民族群众的贴心人
在区民宗局,“热情服务,做少数民族群众的贴心人”已成为全体工作人员的共识和自觉行动,全体党员干部严格按制度办事,把热情服务贯穿工作的始终。
每年的发放牛羊肉补贴工作中,区民宗局都积极协调乡镇、民政、财政、农信社等相关部门认真做好政策宣传和相关统计工作,确保让这一民心政策惠及全区每一家穆斯林农户和城市穆斯林低保户,让补贴资金在春节前全部足额准确发放到位。为了提高少数民族群众的种养殖技术,区民宗局举办了多期少数民族养殖培训班,邀请山东省农科院畜牧研究所专家就肉羊养殖做系统教学,并在养殖现场实地指导示范,针对养殖户在肉羊养殖中存在的疑惑和难题进行了技术指导。在民宗局的积极引导下,民族村相继成立了少数民族养殖合作社,提高了少数民族群众的收入。
关注民生,为少数民族群众排忧解难
近年来,区民宗局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时刻关注民生,为少数民族群众排忧解难。针对民族村居基础设施落后的问题,区民宗局通过争取省、市部门的资金扶持以及协调区职能部门的对口帮扶,先后投资300多万元解决了困扰全区各个民族村居的路、水、电等难题。
聊城清真西寺礼拜大殿、清真东寺南北讲堂和大门年久失修、破旧不堪,存在许多安全隐患。为保障广大穆斯林的人身安全,东昌府区民宗局全力协调做好规划、消防、建设等工作,并多方争取资金帮助加快项目建设。如今,两座清真寺修缮一新,广大穆斯林拍手称赞。
为了解决城区回族群众殡葬难问题,区民宗局从贯彻落实党的民族政策和维护稳定大局出发,协调资金建起300多平米的多功能殡仪厅。在全区用地指标非常紧张的情况下,争取到30亩的土地建起城区回族公墓,尊重了民族风俗,维护了其合法权益。
不断创新,探索民族工作的新路子
区民宗局不断完善民族工作机制,不断推动民族工作领域社会管理创新。建立健全了区、乡、村三级民族宗教管理网络。建立了民族宗教信息网络,聘请了70名民族宗教信息联络员。在每个民族村都成立了民族团结促进会。通过这些网络,将民族宗教工作有机地融合到社区、村居工作中,使民族工作由单一部门化向社会化转变,做到了上传下达的有序顺畅运转,对多种突发性事件未雨绸缪、超前防范。
工作中,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加大党和政府民族宗教政策的宣传力度,设立固定的民族宗教法规政策宣传栏;利用民族团结进步基地向群众宣传民族团结进步的意义,推出白云等一批团结进步先进人物和铁塔社区、东关民族小学等民族团结创建示范单位;以每年的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为契机,在《东昌时讯》等主流媒体开设专栏,开展文体医疗活动,发送民族团结公益短信等多种方式进行民族团结的宣传,取得了良好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