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之计在于春,当下正是春忙时。在春光明媚的侯营镇田间地头,到处涌动着浓浓的春意,呈现着繁忙的春耕备播景象。
专家真贴心
“我种的荷兰豆怎么长得比别人矮了一大截呢?”3月31日,侯营镇赵庄村村民赵长华一脸愁云地给镇农业干部张立勇打去了电话。张立勇放下电话立即来到现场查看,发现是由于肥效不够而导致长势不旺,于是,他帮助赵长华为荷兰豆“加料”,有效解决了荷兰豆长势差的问题。
侯营镇抓住春耕备播的有利时机,组织30多名农业技术人员根据各自特长,深入田间地头推广配方施肥、地膜覆盖等技术示范服务,部分农民还带上自家地里的土壤来化验,让农技员给土地“把脉”,看看是缺啥养分,好 “对症下药”。同时积极开展科技培训,通过 “田间课堂”、“流动课堂”等形式,分别从种植、养殖、如何辨别化肥、农药等进行了详细的培训,并把讲解要点印成明白纸发放到农民手中,受训农民达3.万人(次)。
农资真及时
“前几天,我还在为今年发展甜玉米的农用物资发愁呢,没想到,在镇上已经有大量的农资供应了,太好了。”3月31日,在镇驻地农资供应点买到所需农资的村民王树森高兴地说。
为确保春耕生产扎实推进,不误农时,侯营镇农资部门积极协调调运种子、化肥、农药、农膜等农用物资,确保种子、化肥、农膜、农药的供应。目前,储备农用尿素8吨、复合肥12吨、农药1.2吨、地膜3吨、玉米种子2.5吨。同时,全镇农资销售点全部实行挂牌经营,向农民销售质优价廉的农资用品。为了让农民用上“放心种”、“放心肥”,镇工商、质检、供销、农业等部门密切配合对各农资销售网店进行跟踪检查,坚决杜绝假化肥、假农药和劣质种子、劣质农机具进入流通市场,维护农民切身利益,为春耕生产保驾护航。
网络很管用
3月20日,侯营镇的20余名村民聚集在镇文化活动室,熟练地打开电脑开始在网上浏览各地农业网站。“我们根据市场情况,预测农作物的市场售价,对不同的农作物,建议农民增加或减少种植面积。”镇农业办主任张福海表示。
种植先“探市”。随着农村信息化建设的全力推进,该镇越来越多的农民群众通过网络备春耕、找信息、商机,了解农业技术、农业信息,许多农民通过网络找到了特色农业项目,足不出户便可引进新品种、学习新技术、对接大市场,减少了农业生产的盲目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