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城乡环卫一体化”,改善美化环境。对28个村居开展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在原有保洁员队伍基础上新增了25人,新增垃圾箱300余个,做好日常保洁。在道路两侧种植绿色植物和花草,新种冬青6000余株。为没有路灯和路灯不足的村庄安装路灯,新增路灯500余盏,全面实现亮化工程,村庄面貌焕然一新,有效改善了辖区环境。
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倡树乡村文明新风尚。按照 “街巷有文化,村居氛围浓”的标准,在村居街巷全部建起精神文明街,手绘孝德文化墙体宣传画。以 “四德工程”建设为载体,广泛开展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好事宣传活动,引导广大群众争当道德模范,使文明和谐的道德风尚融入千家万户。
完善文化设施建设、促进文体活动开展。街道加大投入,完善了农村文体设施,实现了农家书屋、健身广场、文化大院全覆盖,为居民提供了健康、舒适的娱乐休闲场所。发展壮大民间文艺团体,开展文艺活动,实现了书报常读、节目常演、形式常新,提升群众的文明素养。
(本报记者 李可新 通讯员 谢锦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