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医精诚”这四个字是他走进大学校门那天起就开始追求的梦想,贯穿了他学医至今的全部过程,也终将贯穿他的一生;他在大学期间与同学一起创建的“大学生推拿技能协会”,至今仍是学校最大的社团,没有之一;他在其教学事业即将达到巅峰时,却放弃了大学教师的优厚待遇,选择来到了一家县级医院……他就是东昌府区中医院针灸推拿科副主任、东昌府区知联会常务理事韩晓辉。
路漫远兮上下求索
当懵懂的韩晓辉第一次走进中医药大学的校门时,就对中医充满了新鲜与好奇,对医生这个高尚的职业充满了敬畏和期待。在第一堂课上,他就开始不断寻找“大医精诚”的含义。于是,教室,有其求知若渴的眼神;宿舍,有其挑灯夜读的面庞;操场,有其在书海中不停探索的脚步……就这样,在别的同学花前月下、你侬我侬之时,韩晓辉仍然怀着一颗坚定的心在中医的路上不断求索。随之在他面前敞开的,是一扇中医宝库的大门。
大二时,韩晓辉与同学一起创建了“大学生针灸推拿技能协会”。短短的一年时间,协会由创立之初的几个人,就壮大成为拥有了超过1000成员的大社团。迄今为止,这个协会仍然是其母校规模最大的学生社团,没有之一。汶川地震的时候,他和两位博士生同学一起,拿出了我们几年求学过程中购买的所有中医藏书,在校园里连续举行了10天的义卖。就这样,他们在10天的时间里,筹集了15000多元的善款。
放弃教学投身临床
大学毕业后,韩晓辉有一个令同学们羡慕不已的职业,在北京中医药大学东方学院担任了一名专业课任课老师。在这里,他把在学校里学到的一切在讲台上倾囊相授,传道、授业、解惑。他所教授的针灸学和中医药概论两门课,不仅知识量大、覆盖面广,而且授课风趣幽默,不仅没有一个学生无故缺课,甚至连其他班级的学生也慕名来听课。1年后,在全校组织的青年骨干教师授课比赛中,韩晓辉获得了一等奖。那个时候,他似乎成了全校最受学生欢迎的老师。
大学教师的生活是规律而悠闲的,在所有人的眼里,他似乎应该顺理成章地继续下去。可只有他心里知道,“大医精诚”的含义决不会仅仅体现在讲台上,这四个字应该有更广阔的天地。于是,他放弃了大学教师优厚的生活,怀揣着满腔的理想,来到了聊城,来到了这家县级中医院——东昌府区中医院。
做好本分坦然面对
来到这里,正式走上医生的岗位后,他看到的是非典期间,医护人员放弃所有的休息时间,奔赴一线;手足口病流行的时候,多少医护人员为了某个危重的病人,彻夜不眠;玻璃柜里陈列的那几千份中药排出的胆肾结石的标本……逐渐地,他感觉到自己也已经成为了他们当中的一员。
今年5月,本来应该值得高兴的一段日子,医院创建“二甲”工作正如火如荼地顺利地进行着。当时作为科室负责人,带领着自己的团队,做着大量的准备工作。就在这个时候,一个晴天霹雳重重地击在他们全家人的心上——父亲被检查出患有急性白血病,必须住院治疗,他是独生子,虽然不放心病重在床的父亲,还是毅然坚持站在了工作岗位上。当最终,评审工作顺利地完成,他没有顾得上和同事们一起庆祝,就又踏上了回家的汽车,在病榻前,陪父亲走完了最后10天的路程……面对这所有一切韩晓辉只用了“我只是做好了一名医生的本分:就要时刻准备为病人付出一切,不管什么时候,都要淡然地面对所有的赞誉、表扬、非议、责难。”这一句话一概而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