确实,每逢年关,亲情总会流淌于每个中国人的情愫之间。
是什么样的思绪在安静的夜晚悄悄泛起,那一点牵挂便涨满心房?是什么样的感动在瞬间掠过,让我们不由自主地回忆?是祖父粗糙的手掌、是外婆慈祥的笑容、是不苟言笑的父亲的脸、是母亲没完没了的叮咛、是兄弟姐妹互相争吵嬉闹的画面……一张张平凡如水的剪影沉淀在岁月之河的深处,成为生命中最难忘的感动——亲情。
亲情是什么?
亲情是一种牵挂,是一种没有任何条件的牵挂,是一种在任何时候都不会暗淡的牵挂。亲情的牵挂是饭桌窗前的开心谈笑,是柴米油盐间的琐碎细腻;是满怀爱意的一个眼神,是求全责备的一声抱怨;是离别后辗转的回味,是重逢时相对无语的瞬间。常常一个简单的电话,一句平常的问候,都是对亲情牵挂最生动的演绎和诠释。
亲情是思念,也是行动。和亲人们在一起生活,一起度日,共同承受命运赐给的一切幸福与不幸。在对于亲人的情与爱中,最根本是给予和奉献。奉献的不仅是财物和生命,还有智慧和慈悲。亲情血浓于水,它让亲人之间所构成的生命共同体获得了生长的力量。
然而,这些年,每逢春节,总会听到人们一种淡淡的遗憾:过年不如以前热闹了,年夜饭也不香了……一句话,年味淡化的背后,是人与人之间亲情的淡化。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我们在为了生存、为了富裕而日夜打拼的同时,亲情也日渐成了如惊鸿一瞥般掠过心头的感觉,不再那么甘甜,那么浓烈,乃至于麻木而遗忘了。而其实,我们不仅需要物质的富裕,更需要精神的滋养。须知,亲情,才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亲情,才是社会和谐家庭幸福的根本。
(彭富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