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综合
上一期3   4下一期  
2013年12月05日 星期四 出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北漂”转动蔬菜棚
耿丙铸
  通讯员 耿丙铸

  “将茄头剪下,用削刀在两边一削。再将茄根的头去掉,劈开插口,插入茄头,用塑料夹子夹上,一棵茄苗就嫁接完了。”12月3日一早,斗虎屯镇东吕村,吕増延的冬暖育苗棚里热闹起来。三五人围城一圈,一位农家妇女一边示范、一边讲解。“土老师”讲得仔细、“土学生”听得认真。

  吕増延今年36岁,是东吕村有名的“北漂一族”,他在北京、天津的建筑行业闯荡十几年。现在孩子要在家上初中、父母年逾古稀需要照顾。吕増延回到家,流转了26亩土地,投资16万元,建造了两个大冬暖、三个高架棚,加入了蔬菜种植协会,“二次创业”和菜农们组团闯市场。

  吕増延十几年的“北漂”生涯,锻炼出积伶积俐的“活”性格。“扣大棚种菜咱没有经验,但是用人咱可有一套。”吕増延从“老蔬菜”吕增青那里,挖了四位大嫂做“老师”,培养自家的技术型“农民工人”。口头上是等薪聘请,私下里给“土老师”以功计酬。大嫂们毫不保留的将“种菜真经”传授出来。有了“土老师”的指导,吕増延的“头苗”和“根苗”比别人家的还要好,都夸他是个“鬼儿机灵”。吕増延的茄苗,客户一看就相中,如今20万株许了“娃娃亲”,十几万收入已在望。

  “増延,千万记住,嫁接好的茄苗一定要向钵里喷洒水。水大了,漫过嫁接口,茄苗就会烂。”“土老师”教了学生、教“老板”。吕増延耐心倾听、双手致谢:“嫂子,我记住了,一打春茄苗就要入高架棚,那时我还请你们当老师。”大棚里一阵繁忙、一阵笑。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综合
   第04版:综合
   第05版:社会法制
   第06版:生活感悟
   第07版:基层
   第08版:摄影
全区渔业技术推广体系基本形成
建设工业新城区 谱写嘉明新篇章
图片新闻
区发改局三举措完善重点建设项目服务措施
新区街道开展社区固定资产清查工作
“北漂”转动蔬菜棚
古楼街道帮扶结对搭建党群“连心线”
提升客户服务能力
留守妇女巧淘金
东昌时讯综合04“北漂”转动蔬菜棚 2013-12-05 2 2013年12月05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