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2日,正值麦收农忙时,在闫寺街道大屯村的麦田里,人声鼎沸,热闹非烦,几十名农民围在陈振兴、崔来营和王书鹏周围,兴致勃勃地观看三人之间的“种麦PK赛”。
原来,24岁的王书鹏是一位“新生代”农民,高中毕业后,他借助在远程教育内学习的现代农业知识和先进种植技术,搞起了科技种植。日前,他在给麦子追加化肥的时候遇到59岁的陈振兴,就给他讲起了科技种植。陈振兴一听就不乐意了:“俺种了几十年的庄稼了,靠的就是多年的经验,你一个小伙子还想教我老头子呀!”
两人各持己见,在场指导技术的街道农业技术推广站工作人员灵机一动,向本街道申请举办一场“大屯村科学种田高产竞赛”,村民们都可以积极报名参加,于是就有了开头的一幕。
麦田里,陈振兴充满信心地指着自家的小麦说:“俺种的小麦大家都看到了,一亩地收个1000多斤肯定没问题,这场比赛俺赢定了。”“那不一定,你看我的麦子颗粒饱满,亩产肯定能上1300斤。”王书鹏接过话头说。崔来营也不甘示弱:“俺的麦也不赖,收成肯定不会低。”围观的村民们看着三人的麦子议论纷纷,“老陈的麦子好”、“小王的看上去收成更好”……
随着街道农技站工作人员分别将三人收割的麦子装袋、上磅,现场的气氛紧张起来。工作人员仔细地将数据记录、计算,最终公布结果是:陈振兴的麦子亩产1150斤,王书鹏的麦子亩产1308斤,崔来营的麦子亩产1100斤。
这次比赛,王书鹏获胜。陈振兴听到结果,一拍大腿说:“好小子,明年咱们再来比一次。”王书鹏昂首应道:“比就比,明年一定让你心服口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