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农村·综合
上一期3   4下一期  
2010年01月05日 星期二 出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乡村新事多
王忠友
  本报记者  王忠友  通讯员  耿丙铸

  初冬时节,万物收藏。然而笔者走进斗虎屯镇,到处可见村民忙碌的身影,时时听到村民欢快的笑声。该镇农民更新观念,拓宽门路,新事不断涌现。

  “品牌蔬菜”巧增金

  “老板,你种的白菜太好吃了。今天,俺专门蹬三轮车来的。你给俺称上100斤。”12月21日一大早,堠堌大集上,郇庄村村民王洪芳刚支好菜摊,前面就挤满了人,生意非常火爆。

  为了能让自己的菜打出品牌,卖个好价钱,今年种白菜时,王洪芳专门去了城里农科所,花了80元,买了一斤品牌最好的白菜种子“上海青”。育苗移栽后,她又买了两车鸡粪,追施白菜根部。蔬菜生害虫,她除了喷洒一些沼液,摆放粘虫板外,就是进行“肉搏战”。她细心按照说明书上的说明进行种植、管理,果然长出的白菜青翠无丝、鲜嫩叶肥。

  “别人一块钱四斤,我卖一块钱三斤。如今生活好了,大家就是冲着白菜无公害,口感好来的。”不到十点,王洪芳的白菜已被抢购一空。

  种养联姻齐发展

  “真是太好了。鸡粪清理和堆放的问题都解决了。”12月22日,斗虎屯镇东吕养鸡大户吕春霞望着打扫的干干净净的鸡棚,高兴的说。

  东吕村的吕春霞每年养鸡过万,鸡粪清除、堆放与处理的难题一直困扰着她。而郇庄村马俊今年秋季从村民手中流转了50亩土地,种起了拱棚蔬菜,为了确保蔬菜无公害,需用大量的农家肥。最后两家一结合,吕春霞按照每只鸡2角钱的价格,将鸡粪独家卖给马俊。这边鸡粪一出圈,就直接拉到蔬菜地里腐熟。

  在斗虎屯镇,种养联姻共谋发展已成为时尚。蔬菜、葡萄种植户与养鸡、养羊、养猪的养殖户签订合同,垃圾有了销路,用肥有了保障,既提高了农产品的品质,又消除了粪便乱堆、乱放现象,改善了环境。

  夫妻唱响致富“二人转”

  “孩子他爸种完小麦就出去打工了。俺们伺候老人吃了饭,送走孩子上了学,就在一起缝坐垫。”12月22日,斗虎屯镇北夏村王春红家,几名留守妇女正忙着为一家加工厂赶制座椅垫子。

  斗虎屯镇一直是劳务输出大镇。以前,男劳力一外出打工,享受农闲的留守妇女们便经常凑在一起,说东家、道西家,招惹是非。今冬该镇以实现农民持续增收为落脚点,积极引导留守妇女农闲时间搞创收,引进了坐垫加工、服装加工等业务。留守妇女们足不出户一天就能挣上三、四十元。有活干了,闲话少了,心不烦了,邻里关系也和谐了。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科学发展
   第04版:旅游·综合
   第05版:教育
   第06版:文史·人物
   第07版:农村·综合
   第08版:书画
乡村新事多
无标题
闻大叔岁末年初话梁浅集
新农保“调动”农民积极性
开展矛盾纠纷排查行动
广告
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活动
四项主题实践活动促社区党建发展
远程教育架起致富桥
村头生意“火”起来
东昌时讯农村·综合07乡村新事多 2010-01-05 2 2010年01月05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