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国初期,百废待兴,单就铁路来说,至少有两条亟待开工:一是海军提出修建从山东蓝村到烟台和浙江萧山的铁路,以备海防;二是新疆的王震将军给中央打了四五次报告,请求加快宝兰、兰新铁路建设,以巩固西北边防。这都是迫在眉睫的任务。当邓小平赴京向毛泽东请示时,毛泽东回答,你能说服我,我就鼎力相助;否则,就暂时搁置。
邓小平讲了三点:第一点,四川交通闭塞,政令不畅,古人云:天下未乱蜀先乱,天下已治蜀未治。不修铁路,不利于四川的政令畅通。第二点,重庆、成都是西南中心城市,如修铁路,可以带动四川乃至西南百业兴旺,并向全国提供优质大米、猪肉、禽蛋和副食品,互通有无。第三点,中国人还从未自行设计、自行施工修建铁路,如果成渝铁路率先修成,既可提高中国的国际声望,也可使大大小小的工厂订货充足,加快工业发展。这三条理由让毛泽东下定决心:“修成渝铁路,先期启动资金拨2000万公斤小米工价。”1950年6月15日,铁路开工;1952年7月1日,全长505公里的成渝铁路建成。
(摘自《老年博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