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城中村改造,既是打造幸福宜居城市的民生工程、实事工程,也是检验城市管理水平与文明程度的“试金石”。创城工作开展以来,新区街道以创建国家文明城市和省级文明城区为契机,深入开展辖区城中村文明创建行动。
营造创建氛围 提升居民素质
“全民动员、齐心协力、共创全国文明城市”的温馨声音已为新区街道居民所熟知,组织一辆辆宣传车走街串巷播放《文明倡议书》,由街道社区工作人员入户开展创城宣传工作,与居民群众面对面地讲解《群众满意度调查问卷》、《市民文明公约》和创城相关知识……到处传播着各项文明规范,将文明的声音传遍大街小巷。
街道积极创新宣传举措,广泛开展各种志愿者服务、“热心邻里人”、“创城先锋流动名片”等系列活动,营造文明向上的良好氛围。利用辖区志愿者协会、社区社工等志愿力量,开展创建文明城市宣传、免费义诊、城中村卫生清理、帮扶困难群众等公益活动,充分带动居民参与到创城工作中来。针对辖区城中村宣传栏不规范等问题,新制作了涵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讲文明树新风”、“图说我们的价值观”、“关爱未成年人”、“市民公约”等内容的宣传栏3000余块。
整体规划布局 加快基础建设
城中村和城乡接合部任务重,工作量大,涉及范围广。新区街道针对辖区内城中村环境的堵点、痛点、盲点,整体规划,科学布局,分步实施。率先铺设下水道、硬化道路、升级电压器、电线等硬件基础设施,然后对村内、村边、坑塘的环境进行综合整治,最后对道路两侧的道边、墙面、广场进行亮化、美化,全面提升村容村貌。
北苑社区旗杆王村、赵庄村的居民们就受益匪浅。几年前,旗杆王村、赵庄村没有下水道,道路也没有硬化。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居民出行苦不堪言。出租车走到村口就不愿再向村里开。启动了城中村改造后,村内街巷凌乱的三大堆尽数被清理,私自搭建的棚屋都被拆除,道路瞬间宽敞了很多。大小胡同铺设了水泥路面和污水管道,从此雨污分流。经过彻底清淤,如今村内胡同内,也闻不到臭味。
谋创新补短板 准发力促提升
为保障辖区社会治安稳定,新区街道投入80余万元建成综治网格化社会管理服务平台,在辖区各村居关键区域安装并联网高清视频设备100余台。
除此之外,28个村居全部建成健身文化广场,配备齐整的建设器材。完成赵庄、立新、范恭屯3个村居“煤改电、改气”工作。各村内主干道均安装了路灯,以前上路一团黑的景象一去不复返了,取而代之的是灯火通明的通畅大道。
相信在文明创建的过程中,新区街道将人人参与、人人实践,成为文明创建的主体,让街道更文明,居民群众更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