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副刊
上一期3   4下一期  
2018年03月19日 星期一 出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经典诵读
  老子:【道德经】:第二十一章

  孔德之容惟道是从。

  道之为物,惟恍惟惚。

  惚兮恍兮,其中有象。

  恍兮惚兮,其中有物。

  窈兮冥兮,其中有精。

  其精甚真。

  其中有信。

  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阅众甫。

  吾何以知众甫之状哉!

  以此。

  译文:大德的形态,是由道所决定的。“道”这个东西,没有清楚的固定实体。它是那样的恍恍惚惚啊,其中却有形象。它是那样的恍恍惚惚啊,其中却有实物。它是那样的深远暗昧啊,其中却有精质;精是真实存在的,其中有不变的规律。从当今上溯到古代,它的名字永远不能废除,依据它,才能观察万物的初始。我怎么才能知道万事万物开始的情况呢?是从“道”认识的。

  评析:“道”是“德”的内在动力,“德”是“道”的具体表现,只按照心中善念的指引去做事,少了计较,多了圆融。我们要敬畏“天之道”,以此为标准来模仿执行我们的圣人之道。我们可以通过每一个事物,体悟到天之道的规律。

  本章中,老子进一步发挥第十四章关于“道”是“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的观点,明确地提出“道”由极其微粘的物质所组成,虽然看不见,无形无象,但确实存在,万物都是由它产生的。在本章里,老子还提出“德”的内容是由“道”决定的,“道”的属性表现为“德”的观点,集中地描述了“道”的一些特点。

  老子:【道德经】:第二十二章

  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

  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

  不自见,故明;

  不自是,故彰;

  不自伐,故有功;

  不自矜,故长;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

  诚全而归之。

  译文:委曲便会保全,屈枉便会直伸;低洼便会充盈,陈旧便会更新;少取便会获得,贪多便会迷惑。所以有道的人坚守这一原则作为天下事理的范式,不自我表扬,反能显明;不自以为是,反能是非彰明;不自己夸耀,反能得有功劳;不自我矜持,所以才能长久。正因为不与人争,所以遍天下没有人能与他争。古时所谓“委曲便会保全”的话,怎么会是空话呢?它实实在在能够达到。

  评析:本章一开头,老子就用了六句古代成语,讲述事物由正面向反面变化所包含的辩证法思想,即委曲和保全、弓屈和伸直、不满和盈溢、陈旧和新生、缺少和获得、贪多和迷惑。他用辩证法思想作用观察和处理社会生活的原则,最后他得出的结论是“不争”。

  我们的思维模式,会影响我们做事的方式,以至于影响我们的一生。做人应该是踏实地、稳扎稳打地做事。拼命地向前去追求、企图什么,不是生活的本来状态。扎实地做好工作,才会收获更大的成果。端正自我,不要陷入虚幻的自我认知中。只有在利他的同时,才能成就自己。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创城专版
   第04版:副刊
东昌湖畔的春天
经典诵读
湖上听涛
心中的那抹浓绿
文明不仅仅是一阵风
东昌时讯副刊04经典诵读 2018-03-19 2 2018年03月19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