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7:基层
上一期3   4下一期  
2012年09月10日 星期一 出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真情映照夕阳红
  本报记者  李可新  通讯员  吕丽

  初秋的清晨,天气微凉,在建设路的十字路口,每天早晨总会看到一位老人,认真地指挥着来往的车辆,如果有居民违规,便被他认真劝阻,他叫刘延海,是聊城市肉联厂的一名退休职工,今年58岁的他,看上去依然身板硬朗,精神矍铄,2012年4月,他被翡翠城聘请为交通协管员。“本来还不到上班时间,但现在学生都开学了,很早大街上就已经是车来车往,我就提前上班,反正我年纪大了也睡不着觉。”看似一句刘延海老人的玩笑话,但他工作认真态度可见一斑。在建设路车站附近,人流量特别大,车辆又杂,这正是通往建设路小学的路口,每天总有一些小磕小碰。为了能让学生们安全上下学,刘延海觉得自己肩上的责任很大,在指导交通时不得有半点马虎,更不敢走神。无论刮风下雨、严寒酷暑,刘延海都会准时出现在十字路口处,为群众疏导着交通。“自从这里多了个协管员,孩子上下学我们觉得放心多了,”一位送孩子上学的家长如是说。 

  退休前,刘延海因为在单位表现较好,曾被评为“先进个人”、“优秀党员”等荣誉称号,说起这些往事,刘延海总是谦虚的说:“我只是做了我工作分内的事,不足挂齿的。”在大家眼里,刘延海是个不折不扣的热心人,但在老伴和女儿的眼里,刘延海是个愿“管闲事”的人。“老刘这个人,爱打抱不平,我们总是担心他会惹祸上身。”老伴告诉记者,今年7月份,在育新街路口处,一位开电动摩托的老年人撞上了骑电动车的女士,幸好两位车主没事,但这位女士新买的电动车前挡风板被撞坏了,她拉着老人不撒手,要求赔偿损失。这事正巧被路过这里的刘延海看见,他便上前说道,“是这位女士先违的规,损失不应该由老人来承担。”说着他便让老人先走,自己过来处理。等老人走后,这位女士的丈夫便赶到,以为是刘延海撞坏了妻子的电动车,便上前拉着刘延海的衣襟,执意要求他赔偿。刘延海丝毫没有慌乱,只跟他讲道理。有围观的群众说了声:“车不是他撞的,他只是帮忙的人。”这位女士的爱人才不好意思地松开了手,最后在大家的劝说下,这件事才平息下来。刘延海告诉记者:“我想为社会做些力所能及的事,直到我老了干不动了为止。”每当夕阳西下,刘延海又站在十字路口处,认真疏导着来往的行人车辆,在余晖的照耀下,他的身体显得特别高大,正如他在大家心中的形象。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聊城形象
   第04版:教育
   第05版:教育
   第06版:计生·旅游
   第07版:基层
   第08版:摄影
真情映照夕阳红
抓好“三项工程”促发展
肖启星:种有机韭菜闯富路
图片新闻
做好秋收准备工作
“菜大夫”出诊
图片新闻
农家书屋舞台大
东昌时讯基层07真情映照夕阳红 2012-09-10 2 2012年09月10日 星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