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牢“文化”的根
怎样培育有区域特色的校园文化?该联校结合教育实际,经过长期的思考和探索,在全镇范围内形成了以“甘当服务员、喜做幸福人”为核心的独具地方特色的校园文化。这一校园文化的精髓就是“服务意识”,学校为社会服务,校长为教师服务,教师为学生服务,大家都为学校发展服务。
“在这一理念的引领下,我镇的教育工作发生了实实在在地新变化:第一,管理力理下移。联校例会由原来每周四的下午改为放学以后,由在联校召开改为在各中小学轮流举行,进一步增进了校际间的交流。第二,校长和教师都放下了“架子”。校长安排工作处处为教师着想,教师俯下身子和学生说话、交流,这样,人的心气儿理顺了,工作自然扎实了,校园自然变得温馨而和谐。”该联校校长孙占华说。
本学期,镇东小学代表联校参加了全区鼓号操比赛。训练期间,五位语数外学科的教师每天早到半小时、晚走半小时,一切为比赛服务,不要一点报酬,不讲一点条件,不降低一点要求,高标准地完成了训练工作,取得了优异成绩。
强壮“养成”的干
在郑家镇中心小学,各个班级都有许多的“阅读之星”、“写字之星”、“体育名星”,众“星”云集。这是该联校以养成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发展学生特长、张扬学生个性、增强学生自信的又一重要举措。
“小胜靠智,大胜靠德”。郑家联校以养成教育为基准点,从健全养成教育网络、完善养成教育制度和营造浓厚氛围等方面入手,全面落实新修订的学生守则和日常行为规范,重点培养学生在诚信、爱心、自信、责任等方面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为便于操作,各学校结合不同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对养成教育的基本目标进行了分解,制定了各年级养成教育的内容,下大气力抓好养成教育,学校德育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
镇中心小学一直把写字教学作为学生养成教育的重要内容来抓,从最基本的坐姿、执笔姿势入手,让学生仿影、描红、临帖。每周还安排了一节写字课,成立了书法兴趣小组,印发了写字专用纸,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写字水平,还培养了学生认真、仔细的习惯,达到了写字育人的目的。
舒展“质量”的冠
质量是教育工作的生命线。该联校坚持“镇域求同、校际求异”的原则,以“没有薄弱校、只有特色校”为目标,采取扎实措施,推进教育均衡,形成办学特色,促进了全镇教育质量的整体提升。
强化硬件建设,切实改善办学条件。新建的镇中心幼儿园已经投入使用,郑家镇中心小学第二教学楼已经获准立项,郑家镇教师“人手一机”工程很快即可完成,全镇各中小学都建成了微机室……开展结对帮扶,提高薄弱学校水平。该联校坚持骨干教师支援镇内薄弱学校制度。郑家镇中心小学教师张磊,区优秀青年英语教师,2010年联校将其选拔到温集小学担任教务主任。工作期间,他把郑家中心小学先进的经验和规范的管理带到了温集小学,各项工作做得有声有色。
“学校之间差异小了,校长的信心足了。各个学校立足实际,形成了鲜明的办学特色,郑家中心小学的写字教学、镇东小学的家校共建和后进生转化、五圣小学的双基并重……在提高学校教育质量方面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该联校业务校长刘子林说。
(通讯员 李令涛 赵化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