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7岁的何立彤是侯营镇何庄村出了名的养鸡大户。最近,笔者到他鸡房里采访,他语出惊人:“国家制订了‘十二五’规划,前景诱人。不怕您笑话,俺也制定了五年发展计划。”他看笔者有些疑惑,笑着说:“没有做不到的,只有想不到的,有计划有目标才有奔头……”
笔者和何立彤在他的菜园里边走边谈。“不瞒你说,2006年国家制定“十一五”规划时,俺就制定了五年计划。五年过去了,俺建起了5个养鸡棚,去年收入10多万元,今年收入20多万元,在这儿打工的村民每年每人可以收入12000元……”听着他的介绍,看着一排排整齐的鸡棚,听着从棚内传来的村民的欢笑声,笔者不禁沉醉了。
何立彤说:“2011年是‘十二五’的起步年,这一年俺要实施‘五个一’工程:第一,收入达到30万元。俺准备再建1个鸡苗孵化棚;第二,新买一套住房。俺要花30万元在县城购置一套面积稍大一点、地段好一点的楼房,把孩子接到城里生活、上学;第三,购置一台新卡车。俺养鸡的规模大了,就要在销售上改变过去零售批发的方式,直销到大城市,提高效益;第四,挂靠一所农业大学。俺的养鸡规模大了,风险也大了,技术不过关、品种不先进就会‘栽跟头’,所以要挂靠一所大学;第五,全家外出旅游一次。俺父母从没有出去旅游过,俺要找个时机,租辆车带上父母和孩子到沿海地区转一圈!”
柔和的阳光照在一排排整齐的养鸡大棚上,折射出耀眼的光芒。笔者感受着何立彤的“十二五”计划,沉醉在农村变革的春风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