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副刊
上一期3   4下一期  
2025年04月01日 星期二 出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追花赶蜜的人

  □黄骏骑

  柳哨刚刚吹响,油菜花就开了。她以透明的金黄,最先在广袤的田野扬起春天的旗帜。紧接着是浅红的杏花,深粉色的桃花,举着小火把的紫云英,香气扑鼻的刺槐花。还有路边那些摇曳的野花,五颜六色,千姿百态,有的能叫上名,有的叫不上。

  最先关注这些花儿的,不是我们这些有闲情逸致的赏花者,而是每年如候鸟般来这里的放蜂人。

  一路艰辛,风尘仆仆,一百多只有些像炮弹箱子的蜂箱有规则地摆放在路边,他们的家也就安顿好了。这些通常在夜间进行,只有这样蜜蜂才不会离巢走失。放蜂人是迁居者,家很简单,“房子”约摸十多个平方米,立柱、桁条连接处都有铁环状的器物,便于拆装,上面盖着很厚的草绿色帆布,遮风避雨。前后开板门,既有安宁感又通风透光。活动的铁架子床上,有一卷铺盖。塑料架子上,一字儿摆着油瓶、酱油瓶、醋瓶。液化气灶、高压锅、电饭煲一应俱全。照明是自备的太阳能,电视机的电源也来自太阳能。几只木箱子里装着换洗的衣裳。当然,屋子里还少不了铁铲、小锤子、取蜜机、电子秤等工具。成排的白色塑料桶,那是用来装蜂蜜的。在放蜂人看来,这就是一个温馨的家,一个集结甜蜜的家。猜想,放蜂人晚上做的梦也一定是甜的。

  放蜂人的家距我居住的小区不远,散步时经过他的棚子,主人很好客,主动和我打招呼,还忙不迭地拿来香烟给我抽。我虽不抽烟,大都要在他门前的小马扎上坐一坐,有时看他收蜜、刮蜜,跟他聊几句,彼此也就熟了。

  放蜂人看起来五十多岁,个头不高,精瘦,皮肤黝黑,身板硬朗,我穿着冬装,他只穿着一件薄薄的棉毛衫,脚上的皮鞋有些老旧,很健谈,一看就是一个心无芥蒂的爽朗汉子。他姓季,家在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从25岁就开始养蜂,与蜜蜂打了几十年交道,到过很多地方,油菜花开的地方,苹果花开的地方,枣花开的地方,哪里有鲜花,就到哪里去。因为不停地赶花期,也就有重复享受春天的意味,用他的话说,就是“追花赶蜜的人”。这趟是去年9月到安徽祁门,在那里繁殖蜜蜂。这样,接踵而来的花期拽住了养蜂人回乡的脚步。这当儿,到河边洗菜的老伴回来了,她指着门上“财源广进喜气来”的春联说,这还是在祁门过年时贴的呢。我想他每年的收入应当不错。他说,我们也是靠天收,如果天公作美,夜雨昼晴,会比一般的农民要好一些。蜂具、运输都要开销,好在这些年国家对农产品实行“绿色通道”,免收过路费,节约了一大笔费用。

  常年漂泊四方,能最为直观地感受到人情冷暖。每到一处收获的热情,夫妇俩都感恩在心。我试探着问他,你们背井离乡,跋山涉水,长年累月出门在外,可遇到过一些不顺心的事。他笑着说,出门靠朋友。这不,前些天几个穿制服的城管队员来这里看了看,没说什么就走了。这里的人都很和善,煮饭时到附近的人家接点自来水,很方便。听了放蜂人这一席话,感觉非常真诚,甚至也想为他们做点什么。

  蜜蜂和人的作息一样,白天劳作,夜里睡觉。这些小生灵极聪明,方向感强,能飞到五六里远的地方。放蜂人对蜂巢的朝向非常讲究,总是选在最合适最惬意的地方。于是,这一片天空,就显得紧张忙碌,欢快有序,有情有调,成为春天里一道独特的风景。看着蜜蜂进进出出,忙着采蜜,我说,养蜂是“空中产业”,它不与粮、果争农田,不与畜禽夺饲料,是利用资源而不消耗资源的甜蜜事业。季师傅听了,点头称:“你说的倒真是这样。”

  我从小就对蜜蜂有一种神秘的感觉。瞧见季师傅拿起小钉锤,不时地将蜂箱盖撬开,然后把旁边的钉子取松,四下看看。我不知他为什么要这样做,好奇地赶过去。他连连向我摆手:“不要过来,不要靠近,小心蜜蜂蜇人!”他说,蜜蜂在你身边飞舞,你要若无其事,千万不要驱赶它,越是赶它,它越是蜇你。蜜蜂抱团,一只蜂蜇了你,会又飞来一只,接着来一群。我问他,蜜蜂是不是认生,对主人不会蜇吧?他笑嘻嘻地说,哪能呢,你看,我不是戴了面罩嘛,但手臂上常被它蜇得红肿。不过,我的感觉与你不一样。蜇了,反倒有一种亲切感,就像淘气的孩子在和父母顽皮。

  放蜂的人了解每一种花的习性、花期的长短、花蜜的存量。花,在放蜂人的心里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原以为油菜花或紫云英的花蜜好,季师傅说还是刺槐的花蜜最好,颜色纯白,还有浓浓的清香味。这很出乎我的意料,刺槐是不起眼的东西,浑身长满刺,想不到刺槐的花蜜却是最好的。更让我意想不到的是,蜂王浆并不是从蜂蜜中提炼出来的,而是纯天然的,是蜜蜂自己酿造的。

  蜜蜂是忠实的劳动者,放蜂人闲暇而从容,从不用发号施令,唯一的劳作是每天漫不经心地在蜂箱之间巡查,在寂静中敏感地嗅到从蜂箱里溢出一股甜蜜的味道。最开心的自然是取蜜的时候。季师傅将灌着满满蜜汁的蜂巢板插进摇蜜桶,随着摇把的转动,香甜且闪着光亮的蜂蜜缓缓流出来,灌进大大小小的容器。这时,他的脸上流淌着甜蜜的微笑。

  一年追花上万里,无限风光收眼底。在我的眼里,为生活酿造甜蜜的放蜂人,就是世界上最幸福、最富有的人。

  (来源:《北京日报》文化周刊)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综合
   第04版:副刊
追花赶蜜的人
清明时节雨纷纷 一年一岁思故人
春雷一声响
你喜欢给身边的东西起名字吗?
一朵云有多重
你有多久没仰望天空了
东昌时讯副刊04追花赶蜜的人 2025-04-01 2 2025年04月01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