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信,那是多么亲切且久远的事了。在那个科技落后却情谊深长的年代,写信成了一代人最美好的情感交流。
那时,最爱在夜阑人静之际,捻亮一盏小灯,坐在书桌前,摊开一页素色小笺。窗外的月色正清朗,窗内的桌上已酝满一纸的离情别绪。很多的思念和牵挂都在这一时刻涌起……
墨水暖暖地流着,印迹在信纸上一行一行,笔尖吐出的字真切而随意,一页、两页、三页,甚至数页,就好像要倾诉的那个人,就在面前,在身边。笔端划过信纸的"刷刷"声里,你会听到自己的心也在甜蜜的跳动着。几页平平常常的信纸,忽然间充满了情意。
写好信,你会按照不同的含义认真折叠起来,心型是思念,树叶是祝福,而方块是问候,信纸塞进信封,你会速速来到邮电局。贴上8分钱的邮票,投入邮筒,开始漫漫的、患得患失的等待。写信的时分很美好,等信的日子很难熬。
如果是情书,你会一天天数着日子,从此焦虑、担忧,害怕邮路上受阻而难以到达,担心对方太忙而不能及时收信、复信。于是,只好在忐忑不安的氛围里无数次的重温昔日的来信,让旧时的私语抚平内心的不安和等待。于是,你会借故一次次往门卫处跑,看到邮包来就匆匆凑上前去查阅,有时一次收几封(但却不是你想盼到的),有时一封都没有。等信的日子,让人一种心切切的感觉。
直到有一天,邮差向你走来,交给你一个薄薄的信封。你紧张、欢喜,期待又害怕,那一刻的心情喜极而泣。待小心翼翼撕开信的一侧,你会展开信纸快速浏览一遍,然后又仔细的阅读几遍,一字一句的读着,绝不会错过一个标点,直看到闭上眼睛都可以想得到。信纸上的内容牵扯着你身上的每一根神经,你们一起笑,一起哭,一起柔情蜜意。细细看上三五遍,才恋恋不舍的将书信珍藏起来,好为日后的温习打下基础。
那些年轻单纯的日子里,快乐是如此的简单明了。写信,盼信,一颗被情谊浸泡着的心,便总被希望和等待的快乐涨满着。那种一日不见,如隔三秋的辗转难寐,甚至更残漏尽、天寒地冻也不足惧,夜半挑灯字字珠玑。那种翘首以待的痴痴情怀,那种柔肠千结的不语惆怅,那或娟秀或洒脱的字迹,曾带给我们怎样的欣喜和激动呵。
如今,高科技的时代让本应情意绵绵的情谊变成一种缺乏营养的快餐,问候、表达成为一种粗糙的形式。"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这种诗意的遗憾;"鱼传尺素、驿寄梅花"那种委婉的浪漫,日后我们也许只能在故纸堆里才能看到。那种字斟句酌的煎熬、蜡炬成灰的执着、共话巴山夜雨的期盼,也渐行渐远,隐入了历史的长河。
在难得写信的日月里,我们可以丢掉书信这种形式,但不要忘怀那份写信的心境和曾经情深意长的那段岁月。
通联地址:云南玉溪市通海县城太和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