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嘿,大叔,在咱们这个小书屋学知识的人可都是冲着致富奔小康来的,你这个‘文化大使’咋也来这里凑起了热闹?”4月10日上午,在郑家镇郑家村农家书屋内,人群中的年轻“书虫”郑万器对着前来“充电”的本家大叔郑乃达开起了玩笑。今年68岁的郑乃达是村上有名的文化人,像什么京剧唱段、婚礼主持、打油诗创作等他是样样在行。听了本家侄子的调侃,这位年过花甲的“文化大使”把一双扫帚眉向上扬了扬,用响亮的大嗓门回敬道: “人常说嘴上没毛,办事不牢,小年轻的说话水平就是洼,这进书屋看书难道还分三六九等不成?”
“嘿嘿,大叔,我刚才在跟您开玩笑呢,您老咋拿着棒槌当成了真﹝﹞针?”“傻小子,大叔我也唬你哩,”闻听本家侄子的道歉声,郑老汉当即变得眉飞色舞,打开了话匣子:“跟你说,如今咱们这个小宝屋可真的成了‘三味书屋’!”
“‘三味书屋’?这话咋讲?”眼瞅着本家侄子疑惑不解的神情,郑老汉禁不住呵呵笑出了声,伸出右手食指解释道:“这第一味是“农味”鲜明。你瞧书屋里面选配的这些农业科技、种植养殖的一套套图书,都是村民看得懂、学得会、用得上的对路图书。村里的种植户看了这些小本本,一个个把果树修理的跟花儿似的,如今,这300多亩果树都成了大伙的‘摇钱树’!”
“这第二味是“土味”十足,”郑老汉伸出右手中指继续对本家侄子发表着自己的见解,“不瞒你说,咱们农民喜欢土里土气的书,我仔细地翻阅过,这书屋里的书籍不管是大部头还是小册子样样都是通俗易懂,简要明了,村民看了个个喜欢得很,来过头一趟总想着下一趟!”
“那第三味呢?”正在书屋内读书的村民中有人不依不饶地问道。“这三味嘛就是文化味浓厚,”68岁的“文化大使”论起文化课题来侃侃而谈,“咱们这书屋不光发家致富的书本多,像什么养生健身、文学书法方面的书籍也不少。我可是听说咱村的家庭妇女乔玉芝跟着书屋里的光盘学会了20多个健身舞蹈,如今全村跟她学习健身舞的队伍发展到了150多人呢。”说到尽兴处,“文化大使”咂吧着嘴唇,当众美滋滋地哼起了三句半:“农家书屋千万家,家家连着百姓家,百姓齐把书屋夸,说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