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天空淅沥沥地下着小雨,东昌府区青少年素质教育实践基地迎来了一批特殊的客人———来自聊城儿童福利院的小贝贝、小倩倩、小洋洋等六名孤残儿童。
在实践基地,孩子们变得格外的欢快,在区委宣传部和区教育局工作人员的陪伴下,孩子们到各个实验场所进行了参观,通过自己的亲自实践明白了许多他们以前从来不知道的知识,也懂得了许多科学奥秘。
“呀!好神奇呀!”6岁的乐乐说道。在天文观测室内,孩子们兴奋的围着地震仪周围仔细观看,小心翼翼的将手放在龙头上面,生怕咬到自己,而当龙头内的圆球突然掉下来时,孩子们个个都瞪着大眼睛,露出了惊奇的目光。
在科学探索区,一台小型机器人的表演让小洋洋和小贝贝等几位男孩子停下了参观的脚步,兴奋地与机器人打招呼,看到机器人做出敬礼、转身、翻滚、仰卧起坐等动作时他们露出了纯真的笑脸。
在交通安全培训中心,一辆透明仿真汽车模具吸引住了4岁的小贝贝的眼光,只见他迅速地爬了上去,坐在驾驶椅上,模仿放着大人的动作,踩离合、挂档、转动方向盘等动作一气呵成,还时不时地按着喇叭,引起大家的注意,脸上洋溢着自豪的笑容。
交通信号灯、交通指挥手势、交通行驶现场模拟……小朋友们东看看西瞧瞧,忙得不亦乐乎。
整整一个上午,孩子们沉浸在这种快乐中,忘记了休息,忘记了烦恼。每一个孩子的脸上都充满着惊讶和高兴的表情,对于他们来说,这样的活动还是第一次,这样的社会实践对他们也是一种特殊的成长教育。
午饭的时间到了,区委常委、宣传部长张丹青来到孩子们的中间,给他们送来了学习用品和玩具,并亲手喂一名叫倩倩的孩子吃饭。倩倩一边津津有味的吃着部长喂给她的饭,一边用眼睛望着这位素不相识的阿姨,从她的眼神里记者看到,她感觉到了从未有过的幸福。
“孩子是祖国的未来,理应拥有一片明媚的蓝天,然而残疾却使他们成为了折翼的天使。爱的世界里没有残缺,我们应学会关爱儿童、培养坚强的心灵与顽强的意志和承担社会责任的信念,用真情托起一片蓝天,让关爱的阳光照亮每个残疾儿童的心灵,使他们生活过得更有尊严、更加幸福,让世界充满无限的爱,为创建和谐社会献出绵薄之力。”张丹青如是说。
相关链接:为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推动学雷锋活动大众化、常态化,4月1日起我区在全区范围内开展“1314学雷锋”(一生一世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1”是以“塑聊城形象、建人文东昌”为目标,“3”是围绕家庭、单位、社会开展关爱活动,“14”是重点开展14项活动。本次开展的扶贫助残关爱活动即是这14项活动中一项重要的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