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席轮班提供服务。县级领导干部公开接访日,在区接访大厅,专设律师席位,由我区司法行政机关精选的4名骨干律师轮流值班参与接访,对信访工作中的涉法问题提供法律指导、法制答疑以及法律建议,特别是可以随时解答信访群众的法律疑难,为弱势群体提供法律援助,引导信访群众依法解决矛盾纠纷。某办事处欲拆除张姓夫妇家部分大棚时,因措施不力导致全部坍塌。就拆除和赔偿问题,张姓夫妇不断上访。在律师的帮助和指引下,张姓夫妇改“上访告状”为“行政复议”,获得了满意的结果。
身份中立赢得信赖。建立律师参与接访制度,就是给信访群众提供一个第三方的交流平台。律师的身份代表着中立、依法、公正,往往容易得到群众信任。每当接待人员向来访群众介绍说“这是某某律师”时,信访群众都会流露出欣慰和信赖的神情,信访秩序明显好转。同时,律师参与接访,也传递出依法行政的信号,增加问题处理的公信力与合法性。
专业指导当顾问。由于具备专业的法律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律师在参与接访时,一方面可以用完备的法律知识逐一解答群众,一方面又可以向领导现场提供法律咨询和法律建议,为领导决策提供法律依据。今年,因为企业改制或破产企业遗留问题,我区关于职工社会保险、工资、生活保障及职工安置问题较为突出,加之职工对相关法律和政策缺乏了解,由此引发的上访事件屡见不鲜。某破产企业职工来上访,反映医疗保险、养老保险欠缴等问题,因对补缴“两险”资金有疑虑,情绪比较激烈。当时陪同接访的张律师当场向来访职工详细讲解了企业破产所涉及的法律、法规、规章及政策规定,特别是企业清算资产优先用于维护职工权益,稳定了他们的过激情绪。在后来召开的多次联席会议上,张律师从法律角度都给出中肯的法律指导和建议,达成了妥善的处理方案,推动了该信访事项的顺利解决。
(本报记者 刘颖 通讯员 满俊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