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旅游·综合
上一期3   4下一期  
跑运输搞加工忙“充电”~~~
跑运输搞加工忙“充电”~~~
跑运输搞加工忙“充电”~~~
跑运输搞加工忙“充电”~~~
跑运输搞加工忙“充电”~~~
跑运输搞加工忙“充电”~~~
跑运输搞加工忙“充电”~~~
跑运输搞加工忙“充电”~~~
2011年01月10日 星期一 出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跑运输搞加工忙“充电”
我区农民告别冬闲忙挣钱
宋慧霞
  本报讯   “俺这一冬天跑下来至少要运输100万斤粮食,能挣个万把块钱。虽说辛苦点儿,但心里高兴。”1月5日,记者到郑家镇张楼村采访时,该村运粮户张景然兴奋地说。

  在张楼村,村党支部书记张新国深有感触地对记者说起了该村由“三多一少”到“一多三少”的变迁。这个村过去是有名的“落后村”,前些年,村民们守着二亩薄地生活,一到冬季,村里便出现“三多一少”现象:打麻将赌博的多,遛街赶会的多,没事侃空的多,忙致富想挣钱的少。这几年,随着党的惠农政策不断深入人心,农民冬天也都忙起来了,出现了“一多三少”:想致富忙挣钱的多了,赌博、晒太阳消磨时间、上街溜达的少了,老少爷们都是一门心思扑在发家致富上。

  秋收冬藏之后,农产品流通成为我区广大农村一道引人注目的风景,它拉长了冬季农民增收的链条。在郑家镇,记者看到很多穿梭往来搞运输的“夫妻车”,夫妻俩共同合作搞农产品流通,成了绝好的搭配,收入相当可观。孙庆福今年40岁,开着三轮车走街串巷帮人磨草料。农村每家每户都有一些花生秧、红薯秧等农作物的“下脚料”,这些东西磨成草面后再掺些麦麸、米糠、玉米面等精料就是畜禽的好饲料,可以变废为宝。所以他每到一个村都要磨上好几天才能满足需求,平时每天的利润在200元左右,遇上养殖大户,他一天下来能挣300多元。每年从十月份开始能磨到来年的三四月份,夏秋两季他就忙农活或去建筑工地打工。据了解,目前我区活跃着4000多个粮棉、瓜果蔬菜、建材、木材等农机运销专业户。

  为了让农民在冬季里“充足电”,我区采取政府“搭台”、群众“唱戏”的方式,请来有关技术专家开展免费的农业技术培训,利用多媒体、现场会等多种形式传授食用菌、大棚蔬菜等高效农业种植技术,组织沼气、栽培、农机等技术人员送科技下乡,接受农民咨询,发送技术资料,去年入冬以来,我区已培训农民20000多名,发送技术资料50000多份;考虑到我区有冬季畜用饲料足、动物疫情机率小的季节优势,还组织农户大力发展畜牧养殖业。宋家村村民王秀华不但潜心钻研獭兔饲养技术,自己养殖,还购买了一批獭兔饲养方面的书籍和光盘,在家里建起了一个小型书屋,让村民和临村的人们前来学习。目前,像王秀华这样,我区已有2000多名农家妇女从事畜牧养殖,户均年增收8000余元。

  (本报记者  宋慧霞  通讯员  李学贵)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创先争优
   第04版:旅游·综合
   第05版:卫生·防疫
   第06版:文史
   第07版:综合
   第08版:书法
即兴话诗二首
赠李士恩先生(藏头)
春游聊城姜堤乐园,兼致诗友
姜堤乐园 “贺年会”精彩纷呈
沉甸甸的瓷婚纪念礼品
无标题
我区农民告别冬闲忙挣钱
倡导“绿色祝福”
东昌时讯旅游·综合04我区农民告别冬闲忙挣钱 2011-01-10 2 2011年01月10日 星期一